岁月悠悠 念您如初 ———致我逝去的奶奶
2025-01-06 16:07:42来源: 浏览量:
国庆节回到老家,看到家乡的山山水水、青砖绿瓦倍感亲切。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爷爷、奶奶坟头磕个头、烧柱香,这次也不例外。我的奶奶,含辛茹苦把六个子女抚养成人后,还要辛辛苦苦照看几个孙子。我的奶奶,一位温柔了岁月,也温暖了我整个童年的老人。如今,虽然她已离开多年,但那份爱与记忆,却如同陈年的酒,愈发醇厚,让人沉醉。
记忆中的奶奶,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衣裳,头发用一根简单的发簪挽起,脸上洋溢着和煦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人的无限关怀。奶奶离世很多年后,院子里的人们总爱谈起奶奶,他们说奶奶生性良善,见着谁都客客气气;他们说院子里的人吃饭时总爱到奶奶家门口坐着,奶奶热情好客,总爱把自家腌制的咸菜端给大伙儿品尝;他们说奶奶将锅里的最后一碗饭送给生病的邻居廖奶奶,让自己饿了一个晚上的故事;他们说奶奶一辈子忙前忙后,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子女的福,就离去了……奶奶一生留下数不清的奇事逸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已的事来。
小时候,村庄很贫穷,我们家的日子也过得很苦。奶奶舍不得添置新衣裳,一件外套缝缝补补能穿七八年。她舍不得吃好的,一个酸萝卜、一碗稀粥就是一顿饭。可是,只要发现我们爱吃啥,她就尽力给我们做啥。比如我们嘴馋了,她会把自己舍不得吃、在家里放了好几个月的腊肉、鸡蛋煮给我们吃……
我小时候身体差,不是感冒就是发烧。襁褓的时候,我吸不了奶,饿得呱呱叫,奶奶会半夜三更从被窝里爬起来为我熬米浆。记得五岁时,我到处找吃的,一脚踩在火笼里,脚烫了好几个泡,奶奶听说后匆忙从地里跑回来,急忙把我双脚放在尿桶里散热。随即奶奶把故乡田间地头的草药都采齐了,放在一个瓦缸里煎熬着。随后,奶奶端着药汁,用毛巾蘸着,擦洗我烫伤的双脚,甚至连我脚丫缝里的积垢都擦净了,我感到身体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这样干净过。很快我的脚伤痊愈,奶奶瘦了一圈,眼窝凹陷,脸色蜡黄。
上学的日子,放学回到家里,奶奶先叫我洗手,然后从锅里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在一起用餐,唠着家常,共享天伦之乐、共享家庭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感受那贫瘠岁月里滋生的温馨恬淡。奶奶从不允许我们浪费粮食,总是要我们吃尽碗里最后一粒饭。在我们迷恋一些玩具虫鸟的时候,斥责我们玩物丧志,教我们一些当时觉得晦涩高深的话,比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等等。这样的奶奶,像是教室里的那块旧黑板,方正、传统。
奶奶非常节约,叔爷给她的零花钱,她舍不得用,放在墙壁里,都被虫子咬出好几个洞,但她对我从不吝啬。我初中在另一个镇的重点中学上学,因为离家远,吃住都在学校,生活费用一下子涨了许多。有一次周末我回家拿生活费,因父母刚从外面打工回老家修房子,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加上建房急需用钱。父母一时连一周十多元的生活费也掏不出来。奶奶知道后,硬是要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出来的十元钱塞给我。多好的奶奶啊,如果没有她,哪有我的今天!
刚上初中,爷爷去世了。每周末回家,母亲总叫我和奶奶睡,表面让我给奶奶暖脚,实际上是让我多陪伴奶奶。奶奶晚上会给我讲很多村里的趣事。当我讲到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奶奶总会轻轻拍着我的背,告诉我:“孩子,人生就像这田里的庄稼,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学会了坚持与勇敢。
上初三时,我要一个月才回一次家,见到奶奶的次数越来越少。记得是初三期中考试时,突然听说奶奶离我们而去了。那一刻,我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撕心裂肺、痛不欲生。
如今,我的奶奶没了,人世间再也找不到我的奶奶了,而奶奶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奶奶那千言万语的叮嘱,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岁月悠悠,念您如初,奶奶,感谢您给了我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童年,您的爱,将永远伴随着我,指引我前行。我也相信,我的奶奶,她不会走远,她是那么地爱我,她一定会换作另一种方式来到我身边,陪着我,照着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依旧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此刻,她的灵魂一定正在佛尘之上,亲切地 俯视着我,她一定不舍得走,她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
今晚是平安夜,愿奶奶在天堂平平安安,健康快乐,永远幸福。
作者简介:彭伟,四川大竹人,在大竹二中工作近十年。现就职于昆明市 昆一中富民学校(富民一中),市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县级学科带关人,在《乌蒙山》《正则》《昭阳区小作家》《大竹作协》等刊物和公众号发表文章多篇。
记忆中的奶奶,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衣裳,头发用一根简单的发簪挽起,脸上洋溢着和煦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人的无限关怀。奶奶离世很多年后,院子里的人们总爱谈起奶奶,他们说奶奶生性良善,见着谁都客客气气;他们说院子里的人吃饭时总爱到奶奶家门口坐着,奶奶热情好客,总爱把自家腌制的咸菜端给大伙儿品尝;他们说奶奶将锅里的最后一碗饭送给生病的邻居廖奶奶,让自己饿了一个晚上的故事;他们说奶奶一辈子忙前忙后,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子女的福,就离去了……奶奶一生留下数不清的奇事逸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已的事来。
小时候,村庄很贫穷,我们家的日子也过得很苦。奶奶舍不得添置新衣裳,一件外套缝缝补补能穿七八年。她舍不得吃好的,一个酸萝卜、一碗稀粥就是一顿饭。可是,只要发现我们爱吃啥,她就尽力给我们做啥。比如我们嘴馋了,她会把自己舍不得吃、在家里放了好几个月的腊肉、鸡蛋煮给我们吃……
我小时候身体差,不是感冒就是发烧。襁褓的时候,我吸不了奶,饿得呱呱叫,奶奶会半夜三更从被窝里爬起来为我熬米浆。记得五岁时,我到处找吃的,一脚踩在火笼里,脚烫了好几个泡,奶奶听说后匆忙从地里跑回来,急忙把我双脚放在尿桶里散热。随即奶奶把故乡田间地头的草药都采齐了,放在一个瓦缸里煎熬着。随后,奶奶端着药汁,用毛巾蘸着,擦洗我烫伤的双脚,甚至连我脚丫缝里的积垢都擦净了,我感到身体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这样干净过。很快我的脚伤痊愈,奶奶瘦了一圈,眼窝凹陷,脸色蜡黄。
上学的日子,放学回到家里,奶奶先叫我洗手,然后从锅里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在一起用餐,唠着家常,共享天伦之乐、共享家庭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感受那贫瘠岁月里滋生的温馨恬淡。奶奶从不允许我们浪费粮食,总是要我们吃尽碗里最后一粒饭。在我们迷恋一些玩具虫鸟的时候,斥责我们玩物丧志,教我们一些当时觉得晦涩高深的话,比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等等。这样的奶奶,像是教室里的那块旧黑板,方正、传统。
奶奶非常节约,叔爷给她的零花钱,她舍不得用,放在墙壁里,都被虫子咬出好几个洞,但她对我从不吝啬。我初中在另一个镇的重点中学上学,因为离家远,吃住都在学校,生活费用一下子涨了许多。有一次周末我回家拿生活费,因父母刚从外面打工回老家修房子,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加上建房急需用钱。父母一时连一周十多元的生活费也掏不出来。奶奶知道后,硬是要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出来的十元钱塞给我。多好的奶奶啊,如果没有她,哪有我的今天!
刚上初中,爷爷去世了。每周末回家,母亲总叫我和奶奶睡,表面让我给奶奶暖脚,实际上是让我多陪伴奶奶。奶奶晚上会给我讲很多村里的趣事。当我讲到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奶奶总会轻轻拍着我的背,告诉我:“孩子,人生就像这田里的庄稼,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学会了坚持与勇敢。
上初三时,我要一个月才回一次家,见到奶奶的次数越来越少。记得是初三期中考试时,突然听说奶奶离我们而去了。那一刻,我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撕心裂肺、痛不欲生。
如今,我的奶奶没了,人世间再也找不到我的奶奶了,而奶奶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奶奶那千言万语的叮嘱,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岁月悠悠,念您如初,奶奶,感谢您给了我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童年,您的爱,将永远伴随着我,指引我前行。我也相信,我的奶奶,她不会走远,她是那么地爱我,她一定会换作另一种方式来到我身边,陪着我,照着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依旧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此刻,她的灵魂一定正在佛尘之上,亲切地 俯视着我,她一定不舍得走,她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
今晚是平安夜,愿奶奶在天堂平平安安,健康快乐,永远幸福。
作者简介:彭伟,四川大竹人,在大竹二中工作近十年。现就职于昆明市 昆一中富民学校(富民一中),市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县级学科带关人,在《乌蒙山》《正则》《昭阳区小作家》《大竹作协》等刊物和公众号发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