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开放后的博物馆 “防疫+文保”各有高招

2020-05-06 14:37:28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量:
原标题:“防疫+文保”各有高招儿

  “妈妈,快点儿!想了一百多天的古动物馆终于又开啦!”昨天上午9时,在完成了扫码、测温、登记、购票等“规定动作”后,10岁的浩浩拉着妈妈迈过“一米线”,走进中国古动物馆。

  五一假期,本市多家博物馆重新开放。虽然观众数量远不及往年同期,但各博物馆在防疫安全和文物保护方面的措施一点都没放松。

  古币馆 破解展厅消杀难题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副馆长顾莹告诉记者,如何对展厅进行合理消杀,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同时保护好展柜中的展品,是防疫期间博物馆开放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目前并没有适合博物馆使用的专门消毒剂,常用消毒剂含有过量的乙醇、乙酸等化学成分,“对于娇贵的展品来说,这些消毒剂具有严重的腐蚀性。而展柜一旦不能保证完全密闭,就可能会对展品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德胜门街道社区办的防疫人员给古币馆提了一个建议:在展柜前拉起隔离线。对于文物展品来说,隔离确实是最为安全、稳妥的保护方式,但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古币馆的展品都是体量微小的钱币,如果拉起1.5米的“安全线”,观众隔得太远,会极大影响观展体验。

  怎么办?经过反复比较、权衡,工作人员最终决定每天对展厅地面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提示观众注意安全距离,不要触碰展柜玻璃和裸展展品,对于被观众触摸过的展柜玻璃,则及时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同时有效控制展厅内酒精的浓度在极低水平,并随时打开门窗,保证展厅内有良好的通风。

  古动物馆 “云讲解”取代讲解员

  为了避免观众扎堆儿,重新开放后的中国古动物馆暂停了人工讲解服务。“考虑到科普场馆讲解服务还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提供了线上讲解服务,有需要的观众可以扫描二维码,听‘云端’讲解。”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介绍。

  记者发现,来古动物馆参观的大多以带孩子的家庭为主,免不了会有一些好奇的小朋友趴在展柜上观察展品,为此,馆方规定,每隔一小时就对公共区域内的展品、展柜以及电子触摸屏等设备进行擦拭、消毒。

  为确保观众有序进馆,古动物馆在门口预留了80米的“一米线”。馆内设有实时监控系统,对在馆人数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限流措施。“五一期间,每天来古动物馆参观的观众平均在300人左右,在安全承载范围内。”王原介绍,目前除3D电影放映厅,古动物馆全部展区都已开放。从5月3日起,古动物馆还推出了“每天一只中国龙”线上活动,在中国古动物馆微信公众号、官网、官微等平台,连续49天介绍49种来自我国五湖四海的恐龙。

  民俗博物馆 室内展厅暂不开放

  假期前四天,北京民俗博物馆平均每天参观人数约在百人左右,远未达到预案规定的400人上限。但为确保防疫安全,目前博物馆内的12个室内展厅尚未开放。

  昨天,来自四川的刘先生一家三口来到民俗博物馆参观,在入口处他向工作人员征求参观建议,“您可以在有700年历史的古建群落中欣赏到元明清三代古建筑的不同特色,还可以在楹联、碑刻中体会书法艺术的美好”,民俗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朱羿给刘先生一家提出了游览建议。

  朱羿介绍,目前博物馆的室内展厅和宗教活动尚未开放。室内区域的开放预案正在准备和完善中,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开放政策。

  (北京晚报记者 李祺瑶 孙乐琪)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