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今朝盛展:跨越2000公里的文化瑰宝震撼亮相广安
2025-01-17 14:49:40来源: 浏览量:
1月20日,备受瞩目的“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广安市博物馆临展厅隆重开幕,向社会观众免费开放。千年敦煌的文化瑰宝跨越 2000 公里的漫漫征途,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这是广安首次引进的重量级文博大展,为广安文化艺术领域增添浓墨重彩的华章。此次特展由甘肃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广安市博物馆承办,展览将持续到5月20日。
![](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049252.png)
铭记小平嘱托 守护大漠瑰宝
1981年8月8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视察莫高窟,对敦煌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之际,广安加强与敦煌对接,引进“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展览分“丝路明珠”“佛国妙相”“人间万象”“石室宝藏”“守护传承”5个部分,通过数字技术、场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方式,向观众全面展示敦煌文化艺术瑰宝。展出展品共计101件/套,涵盖壁画、塑像、经书、洞窟等多个类别实物及仿制品,其中神秘的敦煌藏经洞文物也将重磅亮相,多维度展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卓越艺术成就。此外,反映丝绸之路繁荣的“唐胡人牵驼砖”、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六字真言碑”、入选国家宝藏的“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等重磅文物集中亮相广安,《藏经洞》数字回归成果也将通过观众互动方式展现。
“六字真言碑 ”出土于莫高窟第61窟,为元代著名碑刻。碑身上额阴刻“莫高窟”三字,碑身中央刻四臂观音像,观音像周围刻有梵文、藏文、汉文、西夏文、蒙文、八思巴文共六种文字的“唵、嘛、呢、叭、咪、吽”;另刻有功德主、立碑人等80余个汉文题名,其中有蒙古、汉、党项、回鹘等族。“六字真言碑”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多民族文化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包容互鉴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和格局,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为展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展览精心打造多处艺术场景,其中有以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壁画实物为原型,运用光影技术,首次打造的“水月观音艺术装置”,为观众营造一个宁静素雅、圆空妙明的艺术氛围。
水月观音画像位于榆林窟第2窟的西壁门两侧,画像笔法精美,是壁画中的神品,也是敦煌石窟诸多水月观音画像中最为精美的画作,常为艺术家们所称道。清新淡雅的石青,宁静素雅,散发出一种深旷清净的意境,观者仿佛可以丢弃心中的一切杂念,遁入一个圆空妙明的境界。画师把远离尘嚣的情趣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相传唐代名画家周昉特别擅长画水月观音像,诗人白居易看到后惊叹不已,并为此属诗:“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高度概括了水月观音壁画的艺术美感和画面意境。![](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06721.png)
3座石窟1:1完美复原展出
本次展览还能欣赏到1:1等大复原的敦煌石窟,包括被称为“融汇多元的万神殿”的西魏第285窟、“精美塑像馆”的盛唐第45窟和“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钥匙”的第17窟。
第285窟
第285窟位于莫高窟中部二层,主室为覆斗顶方形窟,窟正壁(西壁)中央大龛内塑善跏坐佛,两侧小龛内各塑禅僧像,左壁(南壁) 、右壁 (北壁)各开四个禅窟。此窟保存完好,其右壁有西魏大统四、五年(538、539年)的造窟题记数方,是莫高窟有纪年的最早洞窟,对研究莫高窟历史和艺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285窟内容丰富,既有佛、菩萨、飞天、力士等,又有伏羲、女娲、雷神、雨神、婆罗门教诸神、西方日月神等中西方不同的神灵,被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称作为“万神殿”。![](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17131.png)
第45窟
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是一组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主尊佛像慈眉欢韵,弟子迦叶老成练达,弟子阿难英俊秀朗,两旁的菩萨像更是唐代彩塑菩萨的上乘之作,姿态婀娜,丰盈健美,面相圆润,神情恬静慈祥,身姿一波三折,最外侧的两身天王塑像气势威武雄壮。该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画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17窟
第17窟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此窟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正壁(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泥塑洪辩像,身后画菩提树,树枝上悬挂净水瓶、挎袋,树两侧绘有执扇的比丘尼和执杖近事女。洪辩塑像高0.94米,造型写实,保存完好,是目前已知人物塑像留存至今的时代最早的优秀作品。![](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28929.png)
多件“敦煌遗书”惊艳亮相
这次不仅把3座敦煌代表性洞窟直接“搬”来广安,还展出多件“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的“敦煌遗书”。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意义重大,这里秘藏着几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医药、科学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珍贵资料。
1900年,敦煌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发现了汉文、藏文、回鹘文、粟特文、梵文、于阗文、吐火罗文等多种文字的古代遗书及佛画幡幢等各种文物数万件,如最早的纸质抄本历日《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世界上现存古代星图中年代最早、星数最多的《全天星图》,我国最早的由国家颁布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学著作《新修本草》等等。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中亚、西亚及欧洲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堪称“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钥匙”,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敦煌学”热潮。![](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39641.png)
展览期间,广安市博物馆还将推出多场敦煌文化主题讲座,邀请敦煌考古、美术、文博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为观众解读展览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配套举办一系列主题社教活动、传统艺术表演、文创集市,推动敦煌文化的广泛传播,让广大市民观众全面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和风采。(广安市委宣)
![](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049252.png)
铭记小平嘱托 守护大漠瑰宝
1981年8月8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视察莫高窟,对敦煌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之际,广安加强与敦煌对接,引进“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展览分“丝路明珠”“佛国妙相”“人间万象”“石室宝藏”“守护传承”5个部分,通过数字技术、场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方式,向观众全面展示敦煌文化艺术瑰宝。展出展品共计101件/套,涵盖壁画、塑像、经书、洞窟等多个类别实物及仿制品,其中神秘的敦煌藏经洞文物也将重磅亮相,多维度展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卓越艺术成就。此外,反映丝绸之路繁荣的“唐胡人牵驼砖”、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六字真言碑”、入选国家宝藏的“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等重磅文物集中亮相广安,《藏经洞》数字回归成果也将通过观众互动方式展现。
“六字真言碑 ”出土于莫高窟第61窟,为元代著名碑刻。碑身上额阴刻“莫高窟”三字,碑身中央刻四臂观音像,观音像周围刻有梵文、藏文、汉文、西夏文、蒙文、八思巴文共六种文字的“唵、嘛、呢、叭、咪、吽”;另刻有功德主、立碑人等80余个汉文题名,其中有蒙古、汉、党项、回鹘等族。“六字真言碑”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多民族文化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包容互鉴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和格局,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为展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展览精心打造多处艺术场景,其中有以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壁画实物为原型,运用光影技术,首次打造的“水月观音艺术装置”,为观众营造一个宁静素雅、圆空妙明的艺术氛围。
水月观音画像位于榆林窟第2窟的西壁门两侧,画像笔法精美,是壁画中的神品,也是敦煌石窟诸多水月观音画像中最为精美的画作,常为艺术家们所称道。清新淡雅的石青,宁静素雅,散发出一种深旷清净的意境,观者仿佛可以丢弃心中的一切杂念,遁入一个圆空妙明的境界。画师把远离尘嚣的情趣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相传唐代名画家周昉特别擅长画水月观音像,诗人白居易看到后惊叹不已,并为此属诗:“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高度概括了水月观音壁画的艺术美感和画面意境。
![](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06721.png)
3座石窟1:1完美复原展出
本次展览还能欣赏到1:1等大复原的敦煌石窟,包括被称为“融汇多元的万神殿”的西魏第285窟、“精美塑像馆”的盛唐第45窟和“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钥匙”的第17窟。
第285窟
第285窟位于莫高窟中部二层,主室为覆斗顶方形窟,窟正壁(西壁)中央大龛内塑善跏坐佛,两侧小龛内各塑禅僧像,左壁(南壁) 、右壁 (北壁)各开四个禅窟。此窟保存完好,其右壁有西魏大统四、五年(538、539年)的造窟题记数方,是莫高窟有纪年的最早洞窟,对研究莫高窟历史和艺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285窟内容丰富,既有佛、菩萨、飞天、力士等,又有伏羲、女娲、雷神、雨神、婆罗门教诸神、西方日月神等中西方不同的神灵,被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称作为“万神殿”。
![](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17131.png)
第45窟
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是一组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主尊佛像慈眉欢韵,弟子迦叶老成练达,弟子阿难英俊秀朗,两旁的菩萨像更是唐代彩塑菩萨的上乘之作,姿态婀娜,丰盈健美,面相圆润,神情恬静慈祥,身姿一波三折,最外侧的两身天王塑像气势威武雄壮。该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画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17窟
第17窟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此窟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正壁(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泥塑洪辩像,身后画菩提树,树枝上悬挂净水瓶、挎袋,树两侧绘有执扇的比丘尼和执杖近事女。洪辩塑像高0.94米,造型写实,保存完好,是目前已知人物塑像留存至今的时代最早的优秀作品。
![](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28929.png)
多件“敦煌遗书”惊艳亮相
这次不仅把3座敦煌代表性洞窟直接“搬”来广安,还展出多件“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的“敦煌遗书”。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意义重大,这里秘藏着几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医药、科学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珍贵资料。
1900年,敦煌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发现了汉文、藏文、回鹘文、粟特文、梵文、于阗文、吐火罗文等多种文字的古代遗书及佛画幡幢等各种文物数万件,如最早的纸质抄本历日《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世界上现存古代星图中年代最早、星数最多的《全天星图》,我国最早的由国家颁布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学著作《新修本草》等等。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中亚、西亚及欧洲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堪称“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钥匙”,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敦煌学”热潮。
![](http://www.yxsctv.com/uploadfile/2025/0117/20250117025139641.png)
展览期间,广安市博物馆还将推出多场敦煌文化主题讲座,邀请敦煌考古、美术、文博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为观众解读展览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配套举办一系列主题社教活动、传统艺术表演、文创集市,推动敦煌文化的广泛传播,让广大市民观众全面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和风采。(广安市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