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滨西社区手艺坊可持续运营模式收获辖区居民好评

2024-03-01 09:51:40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家电要修,衣服要补,钥匙要配……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一定手艺才能解决的小麻烦怎么办,对于滨西社区的居民来说,那一定是找滨小洲手艺坊。

      滨小洲手艺坊(匠心驿站)位于滨西社区滨西绿洲小区3栋,于2021年5月正式揭牌运营。作为滨西社区打造的自家社区匠人品牌,手艺坊的设立旨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同时,补充居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配套服务,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促进邻里融合。但在此后的运作及可持续性上,手艺坊存在公益性服务空间作用弱化等问题。

      2023年4月,滨西社区利用社区保障资金引进和悦社会服务中心,通过挖掘、赋能社区能人,协助引导社区能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并带动多元主体参与空间运营,最终探索出了一套手艺坊可持续运营的机制。

深挖资源,多方动员

      社区治理关键在人,社区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自组织、能人等多方力量的支持。而社区公共空间(驿站)对居民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它们既是展现居住环境的“橱窗”,也是展现社区成员才能的“舞台”。

      项目初期,和悦社会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项目宣传活动,吸引了一批愿者、自组织团队、居民骨干等多元力量加入到项目的策划与执行中,更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为社区治理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点子”。同时,开展匠人故事“汇”活动,深入挖掘出4名居民身边有手艺有才能的“能工巧匠”,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意,为手艺坊的发展出谋划策。

      此外,在项目活动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和悦社工中心着力整合社区资源,发动了小家电维修、花遇花店、二月画室等爱心商家加入其中,持续丰富手艺坊功能,不断提升手艺坊影响力。

赋能培育,储备人才

      在初步人员招募完成后,和悦社工中心组织居民开展了一系列手艺传承学习、手艺兴趣小组等活动,以手艺坊为依托,邀请文化匠人、传统匠人、手工艺匠人等,鼓励、引导辖区兴趣爱好者学习传统技艺、传承传统匠人文化,为手艺坊的后续运行储备匠人人才。同时,以兴趣爱好和情趣共鸣,鼓励和引导辖区居民,并以开放式兴趣小组活动形式,组建手艺兴趣小组,建立展示自我、相互交往、学习的平台,帮助更多人了解、学习、欣赏手艺,积极推动创意和手艺融合,加强居民与空间的互动性、邻里情感维系,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增强社区归属感。

匠心传承,共治共建

      经过十余场活动长达数月的培育赋能,居民和能工巧匠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如何将这些成效运用到服务社区和手艺坊的可持续运营中呢?和悦社工中心以居民共同关注的手艺坊营造为切入点,居民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为活动切入点,引导居民、志愿者及辖区其它居民共同开展公共空间微营造活动。

      在社工的引导下,居民充分运用前期培育中学到的技能,通过4场商讨会、10场氛围营造活动和11场特色营造活动,完成了从方案设计到材料收集再到动手打造的全过程,手艺坊内外环境焕然一新。不仅如此,居民的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也在活动的推进中持续提升。

      2023年11月15日,“滨小洲的手艺坊”滨西社区营造项目——滨小洲公益集启动仪式在滨西社区匠心驿站小广场开展。滨小洲公益集坚持“居民主体、专业支持、多元参与” 的原则调动社区居民、“能工巧匠”爱心商家等力量,以贴近居民生活为出发点,涵盖义诊、理发、小家电维修、花店、中国画、钩针编织、非遗竹编、社区手绘包义卖等多种公益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贴心的服务。同时,公益市集部分收益捐赠社区微基金,筹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社区扶贫济困、弘扬慈善文化、支持公益项目开展。如今,每个周三,滨小洲公益集都会如期举行。

      据了解,项目结束后,手艺坊仍将持续运营,继续开展系列公益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同时在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紧贴群众所需,推动充分发挥能人力量,培育社区发展治理后备力量,激发治理活力。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