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富民车间 助推产业发展
2023-09-28 13:03:21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9月21日上午,位于前锋区观塘镇三台村的服装加工厂车间里,多台缝合机高速运转,机器声轰鸣。
一大早,村民孙庆芬忙完家里的事,就急忙来到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3月份就入职的她,现在已能熟练缝制产品。她笑着告诉记者:“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的‘富民车间’里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每个月有近2000元收入,真是太好了。”
孙庆芬口中的“富民车间”,是当地不少村民眼中的福地。“订单大多来自前锋区轻纺产业孵化园的企业,目前订单充足,‘出粮’准时,岗位深受居民青睐。”三台村党总支书记邓将军介绍,自今年3月“富民车间”开办以来,已完成订单1.1万件,结算群众工资超8万元。
事实上,仅三台村的“富民车间”里,就聚集了像孙庆芬一样的20余名工人。近年来,前锋区将目光瞄准了广大乡野,一间间“富民车间”向镇、村延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纳了乡村零散劳动力,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富民兴村。
该区引导各类纺织鞋服产业,依托镇、村农房、厂房、仓库等闲置资产建设“富民车间”,吸引农村闲置劳动力,以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订单,按件计酬。截至目前,前锋区共有超10户纺织鞋服企业先后在镇、村(乃至周边县市)建设“富民车间”40余个,吸引农村劳动力超2000人,带动家庭月均增收约3500元。
“以前没有‘富民车间’的时候,一些村民来厂里上班很不方便,现在他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做到顾家工作两不误。”“富民车间”负责人刘娟说。
“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企业‘招工难’,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也盘活了镇、村中一些农房、厂房、仓库等闲置资产,一举多得。”前锋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还以资产入股等方式建设“富民车间”,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兰林前 丁彦博 卢琴 肖春艳)
一大早,村民孙庆芬忙完家里的事,就急忙来到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3月份就入职的她,现在已能熟练缝制产品。她笑着告诉记者:“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的‘富民车间’里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每个月有近2000元收入,真是太好了。”
孙庆芬口中的“富民车间”,是当地不少村民眼中的福地。“订单大多来自前锋区轻纺产业孵化园的企业,目前订单充足,‘出粮’准时,岗位深受居民青睐。”三台村党总支书记邓将军介绍,自今年3月“富民车间”开办以来,已完成订单1.1万件,结算群众工资超8万元。
事实上,仅三台村的“富民车间”里,就聚集了像孙庆芬一样的20余名工人。近年来,前锋区将目光瞄准了广大乡野,一间间“富民车间”向镇、村延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纳了乡村零散劳动力,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富民兴村。
该区引导各类纺织鞋服产业,依托镇、村农房、厂房、仓库等闲置资产建设“富民车间”,吸引农村闲置劳动力,以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订单,按件计酬。截至目前,前锋区共有超10户纺织鞋服企业先后在镇、村(乃至周边县市)建设“富民车间”40余个,吸引农村劳动力超2000人,带动家庭月均增收约3500元。
“以前没有‘富民车间’的时候,一些村民来厂里上班很不方便,现在他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做到顾家工作两不误。”“富民车间”负责人刘娟说。
“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企业‘招工难’,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也盘活了镇、村中一些农房、厂房、仓库等闲置资产,一举多得。”前锋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还以资产入股等方式建设“富民车间”,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兰林前 丁彦博 卢琴 肖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