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专家队赴普格县开展阿都土司出土碑石鉴定工作
11月9日,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专家队及四川博物院原副院长甘晓、四川博物院研究员胡蔚等一行赴我县,对在荞窝镇耿底出土的阿都土司碑石开展鉴定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总工会主席子尔日和,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洛尔伍沙陪同开展相关工作。
在荞窝镇城西村阿都土司文物陈列厅内,专家们对阿都土司碑石的尺寸大小等基础信息进行了现场采集,并对碑文内容、碑石材质、年代等进行了初步鉴定,县文广旅局文物管理所周靖琦向专家组介绍了目前已出土的阿都土司碑石基本情况,并就我县阿都土司出土碑石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洛尔伍沙对我县阿都土司文物基本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据现存史料记载,凉山彝族“阿都部”起源于唐代南诏国乌蛮的“落兰部”,阿都部酋长耶吻在元朝初期被封为里州土千户,即“土司”。随着明、清土司制度的完善,阿都土司也随之从奴隶制部落联盟首领变成阿都地区最大的封建地主。阿都土司家族在维护统治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作用。在清代中晚期,阿都土司一改彝族传统的火葬方式,直接采取入棺土葬的方式,才留下了许多墓葬、墓碑碑文等历史遗迹。此次在普格县荞窝镇耿底出土的碑石中,不仅有阿都正副长官司都天锡及其妻安氏、禄氏的墓葬碑石;也有阿都正长官司都镇国的墓志铭。
专家队在会上指出,普格出土的阿都土司碑石对研究阿都历史文化具有深远意义,一定要严格阿都土司石刻石碑的收藏保管和展览,注意虫蚁破坏、保管环境等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完善对阿都土司文物参观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好人员出入库时间的登记、签字等常态化管理工作;阿都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文物征集要眼光长远、打开格局,彝族服饰、生活用具、战争器具等都可按照征集流程纳入征集范围;对阿都土司文物展馆的建设,需明确主题和发展方向,展厅陈列要结合科技展示、县域旅游发展等方向进行同步规划,助推普格文化旅游事业和旅游经济发展。
座谈会上,子尔日和对专家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我县下一步阿都土司文物征集、石碑石刻展览保管收藏等工作计划及如何落实专家队提出的建议作了表态发言。
四川博物院副研究员何先红,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责任鉴定员刘振宇参与鉴定工作并出席座谈会,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陪同鉴定工作或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