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公安交警打造最安全的“移动校舍”
2022-06-16 13:04:48来源: 浏览量:
今年是国务院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10周年。十年来,四川省内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把加强校车监管作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和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攻坚行动的重要举措,在强化科技监管、路面严管、社会齐抓共管上下真功、求实效,切实保障广大学生出行安全,有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10年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涉及校车运行中学生(幼儿)伤害事故,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坚持科技支撑、数据赋能,构建校车动态监控体系。
内江市全市地区有校车的学校、幼儿园169家、校车217辆、校车驾驶人299人、校车运行线路906条。由于全市道路交通监控设施不完善,校车运行监督管理存在盲区,针对这一问题,支队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推动全市校车落实数字化改造,全部安装卫星定位、视频监控、限速装置、语音系统和对讲装置,所有数据信息接入校车运行视频动态监控平台,实现了校车安全管理由人工监管向科技监管的转变。
(图片说明:曾令忠支队长实地调研交通高峰期校车运行线路,道路疏导等工作)
内江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申请取得校车使用许可的学校、幼儿园对校车进行数字化改造,确保每辆校车配备车辆前置路状、车内乘员、驾驶人操作行为、车门处乘员上下车等四路视频,实现无盲区、零死角、全过程实时动态监控,极大增强了校车驾驶员安全文明行车的自觉性,也切实提高了对社会车辆不避让校车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各县(市、区)建立校车运行三级监控平台,全方位压实监管责任,确保校车安全运行。一级平台设在交警大队、教育局,、实时监控校车行驶轨迹、速度和车内情况,紧盯驾驶员和随车照管操作规范,发现问题即时纠正。二级平台设在各镇街交管办、交警中队、派出所,负责对辖区校车运行状态实行抽查监管。三级平台设在学校、幼儿园,严格执行“六定两点”(定人、定车、定座位、定路线、定驾驶人、定随车照管人、上车清点人数、下车清点人数),将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压实在第一线。加大基础信息采集,整合相关应用,深度开发教育、交通、交管等部门联合执法系统,形成“对校车及驾驶人进行资格审查—发现违法行为后立即通过语音对讲进行纠正或制止—利用视频录像、语音存储等及时固定证据—信息共享—相关部门进行处罚”的无缝监管网络。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交警赶场”勤务机制。
近年来,囿于农村警力不足,农村地区低速三轮车、面包车充当“黑校车”违法接送学生、群死群伤事故风险突出。为打破困局,支队积极创新警务,建立“交警赶场”工作机制。以交警大队为单位,根据辖区农村乡镇逢场时人多面广的规律特点,哪逢场就到哪去宣传,哪逢场就到去查处,每月做到所有乡镇全覆盖。2021年以来,累计组织“交警赶场”930次,彻底扭转了偏远乡镇失控漏管的局面。
支队聚焦县道、乡道等交通违法频发、事故多发路段和接送学生重点车辆,每周开展一次异地用警,强化“交警赶场”效果。定期组织民警深入全市926个行政村、541所全市中小学开展交通安全巡回宣讲,借助学校、班级、家长微信群、校讯通等载体推送安全提示信息、交通安全微课件,通过“小手拉大手”全面普及安全出行知识。充分发挥全市劝导员作用,对低速三轮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以村为单位进行逐排查,登记造册,建立村级微信群,吸纳各村劝导员为群主、各村重点驾驶人、车主为群成员,点对点精准宣传,从源头上抵制“黑校车”。
高位推动、部门协同,构建社会齐抓共管格局
在实际工作中,校车安全监管存在交管部门单打独斗、部门协同联动不紧等问题,内江交警支队依托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交通安全协同共治,推动校车安全监管由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型。
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校车监管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要求各县(市、区)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并将履职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市政府专门成立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的校车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将加强全市校车监管作为重点推进任务。各县(市、区)政府成立校车安全管理办公室,每年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校车监管平台运行及人员经费20余万。
支队主动加强协调,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交管办、学校及幼儿园设立联络员,明确责任目标,建立“七抓三紧盯”机制,即:抓设点检查、抓路面巡查、抓机动性检查、抓突击性、抓时间节点、抓严格执法、抓综合执法;紧盯车辆、紧盯车内情况、紧盯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同时,制定实施《校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及警示教育制度》《校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制度》,发现校车交通违法后由交管部门严格实施处罚,抄告教育、交通等职能部门,由校车安全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教育一起、震慑一批。
自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支队推出“一校一策”举措。通过走访调查、警民恳谈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了解社会各界、尤其是师生家长对全市校车监管及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采取公交“定制化”、管理“精细化”、护校“社会化”等举措,对24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优化治理,协调开通定制公交线路9条,整改完善学校门口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人行设施、分隔设施130余处,增设潮汐式限时停车泊位580余个,发动2000余名老师、家长参与学校门口秩序维护,让每所学校都成为学生交通安全的“港湾”和交通安全教育的“基地”。(王安兵 王万福 柳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