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民政局锚定四大领域 扭住重点寻突破 提质增效优服务
2022-05-20 16:14:04来源: 浏览量: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社会救助、一老一小、两项改革、社会组织”四个重点,精准实施“赋能、提速、扩面、塑形”四项举措,不断提升民政保障服务质效,持续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两项改革“赋能”,持续创新治理方式。坚持“四个聚焦”,做细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聚焦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开展“1+4”扁平化管理试点,“四个一批”盘活用好镇村资产;整合执法资源,深化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聚焦基础建设,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抓实“一村一项目”行动,策划包装1600余个特色项目,吸纳整合大量优质社会资本,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聚焦民生事业,通过“撤并改建”“县管校聘”等方式,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规划建设8个示范性“医教养”综合体,推动“医、教、养”融合发展。聚焦城乡治理,按照党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3个三分之一”,推动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升级。目前,我市多项创新做法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40余项改革经验被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社会救助“提速”,持续拉近服务距离。坚持“精准、高效、温暖、智慧、阳光、便民”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赋予46个试点乡镇(街道)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明晰县、乡、村三级权责,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取消重复提交资料,推行救助“一窗办”,实行救助“零门槛”,打通了救助“快车道”。改革前,须经县级民政部门审核确认,低保、特困至少需要37天和47天,群众意见大;改革后,由乡镇(街道)直接审核确认,群众可就近、便捷办理,低保、特困审核平均用时15天,急难型临时救助1天即办,平均提速60%,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经验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老一小“扩面”,持续提升建设水平。改革城乡养老机构管理体制,7个县(市、区)104所农村敬老院收归县级民政部门直管,占比82.5%,大幅提升管理水平;39家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公建民营,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机构96所,有效实现社会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山水游养、旅居康养等业态,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文化、教育、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4家,培育规上养老服务企业11家。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达州成为全省5个老年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老年志愿服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老年志愿服务者达5.83万人。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全覆盖、规范化建设,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4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52个、“儿童之家”和儿童服务点922个、村级“儿童之家”示范点45个,惠及未成年人114.56万人。
社会组织“塑形”,持续优化服务供给。针对我市社会组织服务不足不优问题,引入一家5A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专业督导全市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推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已建成1个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年内可实现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全覆盖;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推行“双百工程”,全市注册社会组织1983个,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764个,总量位列全省第5名。持续推进社会组织服务,全市购买社工服务项目24个,开展个案服务330次、小组服务206个、社区服务546次,涵盖儿童、妇女、老年等专业社会工作全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通达办”APP接入9个民政领域服务类端口,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领域延伸扩面,群众有事掌上办、一网通办,极大提高群众办事效能,4月份“一网通办”工作在市级部门排名第一,有关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群众好评。(朱南州)
两项改革“赋能”,持续创新治理方式。坚持“四个聚焦”,做细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聚焦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开展“1+4”扁平化管理试点,“四个一批”盘活用好镇村资产;整合执法资源,深化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聚焦基础建设,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抓实“一村一项目”行动,策划包装1600余个特色项目,吸纳整合大量优质社会资本,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聚焦民生事业,通过“撤并改建”“县管校聘”等方式,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规划建设8个示范性“医教养”综合体,推动“医、教、养”融合发展。聚焦城乡治理,按照党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3个三分之一”,推动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升级。目前,我市多项创新做法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40余项改革经验被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社会救助“提速”,持续拉近服务距离。坚持“精准、高效、温暖、智慧、阳光、便民”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赋予46个试点乡镇(街道)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明晰县、乡、村三级权责,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取消重复提交资料,推行救助“一窗办”,实行救助“零门槛”,打通了救助“快车道”。改革前,须经县级民政部门审核确认,低保、特困至少需要37天和47天,群众意见大;改革后,由乡镇(街道)直接审核确认,群众可就近、便捷办理,低保、特困审核平均用时15天,急难型临时救助1天即办,平均提速60%,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经验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老一小“扩面”,持续提升建设水平。改革城乡养老机构管理体制,7个县(市、区)104所农村敬老院收归县级民政部门直管,占比82.5%,大幅提升管理水平;39家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公建民营,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机构96所,有效实现社会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山水游养、旅居康养等业态,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文化、教育、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4家,培育规上养老服务企业11家。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达州成为全省5个老年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老年志愿服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老年志愿服务者达5.83万人。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全覆盖、规范化建设,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4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52个、“儿童之家”和儿童服务点922个、村级“儿童之家”示范点45个,惠及未成年人114.56万人。
社会组织“塑形”,持续优化服务供给。针对我市社会组织服务不足不优问题,引入一家5A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专业督导全市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推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已建成1个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年内可实现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全覆盖;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推行“双百工程”,全市注册社会组织1983个,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764个,总量位列全省第5名。持续推进社会组织服务,全市购买社工服务项目24个,开展个案服务330次、小组服务206个、社区服务546次,涵盖儿童、妇女、老年等专业社会工作全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通达办”APP接入9个民政领域服务类端口,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领域延伸扩面,群众有事掌上办、一网通办,极大提高群众办事效能,4月份“一网通办”工作在市级部门排名第一,有关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群众好评。(朱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