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农村留守儿童托管的好学校 ——成都师范学院专家团队走进汉源县大树镇中心小学

2022-03-14 09:21:42来源: 浏览量:
       2022年3月11日,成都师范学院教师培训研究中心主任郭平教授一行从凉山州越西县赶往汉源县大树镇中心小学开展落实“双减”调研活动。汉源县教育局党组成员、专职总督学白泉陪参与调研。

       郭平教授一行对学校校容校貌、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双减”政策落实以及课后服务内容等工作详细了解。在大树镇中心小学校长刘燕翔带领下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心理健康中心、泸江书院。
       刘燕翔校长介绍2017年起牵头成立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创办留守儿童托管班,大树镇中心小学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阳光跑步、武术操、功夫扇、手语舞、啦啦操、趣味竞技活动等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
       郭平教授对刘燕翔校长的乡村教育情怀和对农村孩子的爱心高度赞赏,高兴地说,大树镇中心小学是我心目中一所理想的农村小学。他强调,落实“双减”,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不喧嚣浮躁,不拔苗助长,以顺乎自然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分数,对待孩子,要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多元评价体系,还教育一个朗朗晴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还可以再挖掘本地乡土田园资源,一定要鼓励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希望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文化立校、质量强校,办成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老百姓满意的乡村名校,能够在省内外产生更多辐射引领。
       下午两点,郭平教授受邀为全镇3所学校80余名教师作《“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专题辅导报告,从政策解读、机遇挑战、应对策略等方面对“双减”的提质增效作了阐释,希望老师们践行终身学习理念、遵循实践加反思的专业发展路径,走上研究儿童研究教育的幸福道路。郭教授还与老师们对高效课堂、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

 附:汉源县大树镇中心小学
 【基本情况】汉源县大树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06年,前身名叫“泸江书院”,位于大渡河南岸,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驿站,隶属越西县。1951年,学校划归汉源县,更名为大树公社小学。1991年,学校正式命名为“汉源县大树镇中心小学”。因“瀑布湾水电站”修建,原大树镇与桂贤乡拆乡并镇。在大树新集镇修建的小学取名为“大树镇中心小学”,大树镇中心小学原址重建更名为“大树镇宜昌希望小学”,原桂贤乡中心校搬迁至大树镇松林村一组更名为“大树镇松林小学”。由大树镇中心小学所辖,三个校点均属农村寄宿制小学。新修建的大树镇中心小学由湖北省宜昌市出资援建,于2009年12月动工,2011年8月竣工,同年9月交付使用。学校占地面积5.3亩,其中教学楼及辅助用房面积227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2380平方米。2019年,学校新修建教师周转房22套,教辅用房400平方米,占地面积扩至6.5亩。中心校现有学生599名,教师40名,开设15个教学班,住校生239名,托管生300名。学区共有学生1305名,教师85名。
 【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孝为本、感恩社会。办学特色:留守儿童托管教育。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发展愿景:把学校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名学校。近三年奋斗目标:把学校办成汉源县乃至雅安市最好的留守儿童托管学校,让学生在校内享受到全面的关心和优质的教育,让老师能愉快地投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去,能爱校如家,以校为荣。办学成效:学校三个以上的单科成绩始终保持全县第一,十个以上的班级进入全县前十。学校先后被评为汉源县教书育人先进集体、汉源县文明校园、汉源县党建示范点、雅安市文明校园等,年度考核连续三年获得全县最高分。
 【教育改革】受移民搬迁和5.12汶川大地震影响,学校2011年建成之初因师生分流安置问题矛盾重重,教学成绩滑到谷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于2016年秋季启动“师徒结对”,即每位骨干教师收一名新进教师为徒,手把手教新进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2017年秋季,学校启动教育改革。革新了作息时间和教学模式,依托寄宿制学校优势创办了“留守儿童托管班”。2018年秋季,学校正式创办为留守儿童托管学校。
 【留守儿童关爱】(1)举办留守儿童公益夏令营,加强乡村留守儿童生命健康教育。自2015年开始,学校每年利用暑假期间招募数十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校为留守儿童举办夏令营活动。目前已举办六届公益夏令营,已有超过一千人次留守儿童享受过此活动。2021年 7月举办的第六届夏令营活动有来自大树镇中心小学24名老师志愿参加,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江苏南通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来自片马、晒经、坭美、大树、九襄、富林等374名留守儿童参加。在20天的时间里,学校24名老师为留守儿童们志愿上课80节,内容包括作文、阅读、写字、书法、英语、奥数等。45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能授课80节,内容包括音乐、体育、美术、手工等各种兴趣活动课。在夏令营期间,学校还组织留守儿童到石棉、萝卜岗去研学活动,尽量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发展。(2)创建留守儿童之家,营造留守儿童心灵家园。为了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学习到更多生存的本领,得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于2021年3月建成留守儿童之家。(3)坚持摸底式家访,助力巩固脱贫攻坚。为了彻底摸清学生情况,三个校点每学期都会统一安排一次家访,筛选出因病因灾致贫的学生家庭,制定出资助计划,成立学校救助基金。三个校点每期各从延时服务费中拿出1万元用于贫困学生资助,每期安排一次全体师生的捐款活动,再根据调查情况对学生进行资助。除了国家扶持、教师帮扶,学校还积极争取爱心企业到校捐资助学。目前累计募集到资金45万元资助学生1300人次,直接资助困难留守儿童超过50余人。
 【五育并举】德:引进“新八德”德育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智: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体:武术教育已有一定成效(武术操和功夫扇)。美:要求做到一、简洁漂亮的校园文化墙;光彩夺目的学生荣誉墙;别具匠心的走廊环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作品展示;以及每位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清单、每个班级的文化布置必须彰显出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办学特色。劳: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开设烹饪、缝纫等课程。学校校已连续举办四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类传统文化活动轮番进行,学生兴趣活动课每天开展,学校舞蹈队、武术队、篮球队、气排球队等艺术团体多次获得县、市级奖项,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