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躬耕乡村,再出发亦是少年
两个18年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 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意见》就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做全面部署。
时间倒回到2004年2月9日,本世纪第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出台,在支持发展粮食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向明确的政策措施。
时间再次倒转,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纪要》创造性的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重点部署,不断强化农业农村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时隔18年后的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目光聚焦农业农村,指导“三农”工作。
自2004年至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18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两个18年,足见“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央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一个18年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将“ 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正式写入,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可以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一时间,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形势大好,各地就《意见》的实施细则相继出台。时为全国百强县的西部大开发重镇双流县,出台了“农业向业主集中”政策,鼓励号召民营企业投身农业农村。
彼时,荖猎户如一粒种子,播种在祖国广袤大地上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里。
18年过去,这粒种子所在的兴隆镇,身份几经更迭,从过去百强县的边远小镇,成为国家公园城市首提地的核心重镇。18年过去,躬耕乡村的荖猎户,如有神助般发展成长,立足川西林盘的保护修复,致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而这个神助,正是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市、国家级天府新区,一以贯之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与初心。
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的荖猎户,带领一批人扎根乡村,用18年的青春与汗水,守护这片天府之国的乡村底色。18年,足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雄姿英发的少年。18年的封山育林和保护修复,原来无人问津的荒山荒坡,成为市区最近、树龄最长的原生马尾松林;原来破落稀疏的竹林瓦舍,成为最具天府农耕文化记忆的川西林盘景区。
时间的积淀,让所有生命绽放无限魅力,雄姿英发、茁壮成长,一如这可爱的大美乡村!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不久,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出席市委农村工作会。 范书记对一号文件作重要解读,并结合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多方面作重要讲话。
在提到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时,范书记提到:加快释放“人”的活力、激活“地”的潜力、激发“产”的动力、彰显“乡”的魅力,实施好天府蓝网、西部旅游轨道交通路线、锦城公园、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四大牵引工程。范书记指出:川西林盘是天府之国大美乡村的底色,是天府农耕文明的记忆。要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植入特色项目,营造多元场景,用设计点亮乡村,用美学升华生活,让市民游客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一字一句,犹如叩在荖猎户心坎上,激荡强烈共鸣。18年大美乡建,11年饮食文创,荖猎户始终将川西林盘修复保护放在首位,培育植入特色产业——“中华原烹”,打造大美乡村美学生活成功范式,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个18年
18年风雨兼程,荖猎户始终与一号文件保持高度统一,全力投身乡村振兴。我们带领一群人,守护一方林盘,培育一条产业,营造一众场景,呈现一段记忆,体验一种生活。
我们今天的样子,源自于18年前的一个决定,离不开初心不改的长期坚守。再出发,许下最美的祝福:下一个18年,相见亦是少年。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对人生而言,未来也许只是数个18年;对荖猎户而言,厚植川西林盘,紧跟时代发展,将似点滴活水汇江海,融入祖国大美乡村,和光同尘,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