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市场监管局:提升市场服务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020-12-18 13:40:0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珙县持续探索新时期全面市场监管新模式,在优化企业服务、健全监管机制、服务提质增效、消费权益保护上持续发力,主动作为,敢于创新,真抓实干,勇于争先,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为珙县经济跨越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政银合作”“全程电子化”“营商通”等企业证照办理服务,营业执照办理“一网一门一次”。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红黑榜信用信息公示,落实失信企业多部门社会联合惩戒。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大力推进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登记和商标质押贷款工作,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实施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包含公章、财务章、法人代表章、发票章)服务,实现企业办证刻章“零费用”。2020年累计全程电子化办理营业执照421户,办理动产抵押7件,为企业融资104214万元;协助冻结股权16件,涉及金额18568万元;办理股权出质9户,出质股权金额34071万元,被担保金额103580万元。
二、强化监管,坚守底线,全力保障市场安全。一是构建网络化监管机制。建立县、乡镇、村(社区)、市场主体四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健全市场主体落实主体责任,乡镇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的多方责任体系。二是提升技术性监管支撑。实施“1+13+N”(即县、乡镇、企业)食品(食用农产品)快检体系建设,在城区建设2个农贸市场+4个大型超市食用农产品快检室,13个乡镇建设快检室,企业建立自律快检室。实施省、市、县多级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重要工业产品等监督性抽样检测。累计完成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30061批次,监督性抽检1562批次。抽检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78批次,重要工业产品53批次。三是建立信息化监管模式。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门户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将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监督检查、工作动态、隐患排查等信息录入到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化、痕迹化市场监督管理。
三、优质服务,提质增效,助推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服务进企。组织开展地震后百名干部进千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万人进万企、领导干部双千等服务进企入户活动,实地查看企业(商户)在地震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经营、复工复产等情况,听取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形成问题清单,逐一确定解决责任股室、责任人,助力企业(商户)良性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干部职工累计进企入户110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事项42项。二是严格执法肃清环境。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春雷行动、校园及周边、虚假宣传及欺诈、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和价格、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等专项整治,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查处一批具有典型性、震慑力、影响力的案件,确保市场秩序良性运转,营造健康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2020年累计查办案件303件,罚没款80万余元,移送案件2件。三是强化指导提质增效。大力实施珙县王家白酒提质增效行动,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白酒生产企业按生产许可标准开展技改,提升白酒质量。引导王家白酒生产者申请商标,协调鼓励参加各类展销会、农博会,提升白酒品牌影响力。截至目前,已推荐5家王家白酒生产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相关手续正在加快推进。四是知识产权助力发展。积极推动落实商标战略,对2018年-2019年注册的33件普通商标和2件地理标志予以奖励,奖励金额44.6万元,指导注册商标64件。积极推动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指导申请省级专利补助资金20万元。
四、畅通渠道,维护权益,全面优化消费环境。一是畅通投诉举报平台。将“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5个投诉举报热线全部整合到“12315”“12345”,由专人负责接待接受投诉举报。二是健全投诉举报机制。扎实推进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和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线上快速维权、线下无理由退货、消费环节首问和赔偿先付等工作。妥善应对重大消费维权事件,落实“诉转案”对接机制。三是突出消费维权引导。针对预付式消费、网络消费等领域多发问题,强化安全风险警示,创新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实现零距离消费维权。2020年累计办理投诉举报59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5.2万余元,建成消费纠纷调解服务站64个,发布消费警示6期,开展消费维权行政指导6次,消费教育和引导宣讲活动3次。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政银合作”“全程电子化”“营商通”等企业证照办理服务,营业执照办理“一网一门一次”。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红黑榜信用信息公示,落实失信企业多部门社会联合惩戒。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大力推进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登记和商标质押贷款工作,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实施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包含公章、财务章、法人代表章、发票章)服务,实现企业办证刻章“零费用”。2020年累计全程电子化办理营业执照421户,办理动产抵押7件,为企业融资104214万元;协助冻结股权16件,涉及金额18568万元;办理股权出质9户,出质股权金额34071万元,被担保金额103580万元。
二、强化监管,坚守底线,全力保障市场安全。一是构建网络化监管机制。建立县、乡镇、村(社区)、市场主体四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健全市场主体落实主体责任,乡镇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的多方责任体系。二是提升技术性监管支撑。实施“1+13+N”(即县、乡镇、企业)食品(食用农产品)快检体系建设,在城区建设2个农贸市场+4个大型超市食用农产品快检室,13个乡镇建设快检室,企业建立自律快检室。实施省、市、县多级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重要工业产品等监督性抽样检测。累计完成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30061批次,监督性抽检1562批次。抽检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78批次,重要工业产品53批次。三是建立信息化监管模式。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门户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将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监督检查、工作动态、隐患排查等信息录入到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化、痕迹化市场监督管理。
三、优质服务,提质增效,助推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服务进企。组织开展地震后百名干部进千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万人进万企、领导干部双千等服务进企入户活动,实地查看企业(商户)在地震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经营、复工复产等情况,听取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形成问题清单,逐一确定解决责任股室、责任人,助力企业(商户)良性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干部职工累计进企入户110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事项42项。二是严格执法肃清环境。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春雷行动、校园及周边、虚假宣传及欺诈、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和价格、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等专项整治,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查处一批具有典型性、震慑力、影响力的案件,确保市场秩序良性运转,营造健康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2020年累计查办案件303件,罚没款80万余元,移送案件2件。三是强化指导提质增效。大力实施珙县王家白酒提质增效行动,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白酒生产企业按生产许可标准开展技改,提升白酒质量。引导王家白酒生产者申请商标,协调鼓励参加各类展销会、农博会,提升白酒品牌影响力。截至目前,已推荐5家王家白酒生产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相关手续正在加快推进。四是知识产权助力发展。积极推动落实商标战略,对2018年-2019年注册的33件普通商标和2件地理标志予以奖励,奖励金额44.6万元,指导注册商标64件。积极推动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指导申请省级专利补助资金20万元。
四、畅通渠道,维护权益,全面优化消费环境。一是畅通投诉举报平台。将“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5个投诉举报热线全部整合到“12315”“12345”,由专人负责接待接受投诉举报。二是健全投诉举报机制。扎实推进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和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线上快速维权、线下无理由退货、消费环节首问和赔偿先付等工作。妥善应对重大消费维权事件,落实“诉转案”对接机制。三是突出消费维权引导。针对预付式消费、网络消费等领域多发问题,强化安全风险警示,创新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实现零距离消费维权。2020年累计办理投诉举报59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5.2万余元,建成消费纠纷调解服务站64个,发布消费警示6期,开展消费维权行政指导6次,消费教育和引导宣讲活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