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 行政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 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2020-06-12 09:51:17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影响四川内江讯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村级建制调整后,向85个行政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淬炼“驻村铁军”。

    配强脱贫攻坚“新班子”。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在保持帮扶队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配强脱贫攻坚“新班子”。一村一队配强驻村班子。村级建制调整后,调整配强帮扶力量,保持一村一队全覆盖,为6个贫困人口较多的贫困村增派驻村工作队副队长6名,做到力量不撤、力度不减。因村选人配齐帮带班子。按照党群干部进弱村、政法干部进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农业干部进产业村、科技干部进专业村的“五进”原则选派第一书记,共有23名管理、党务干部到村党组织书记新调整村任职,15名公检法干部到基层治理难点村任职,20名农业经济、种养殖干部到农村产业重点村任职,23名水利、交运、规划专业干部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村任职。针对短板充实基层班子。新派第一书记8名,补齐村级建制调整后18个村无第一书记、新班子融合聚力不够短板,确保村村都有“主心骨”,第一书记聚焦前期督战发现的对贫困户信息动态调整不及时、部分贫困户收入不稳定、村集体经济增收、贫困户感恩教育等弱项重点发力,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子”。第一书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强班子带队伍、兴产业夯基础等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子”。一是建强支部引路抓班子带队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促进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鼓励党员带头发展、支持新型产业,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做好支部引路。二是培育能人带路抓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工作,加强培育农村党员先锋,将致富带头人培育成党员,将党员培育成致富带头人,着力发展一批产业带头人,培育一批种养能手、经营能等,做好能人带路。三是发展产业铺路。聚焦产业振兴、引项目,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成本效益等因素出发,选准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前景的村级产业,着力在每个村培育至少1个致富产业,做好产业铺路。四是壮大集体经济拓路。结合中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有力优势,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自主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确保2020年底贫困村集体经济年人均收入不低于20元,非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低于6元,空壳村全部“破壳”,增加群众收入,做好集体经济拓路。
    创新基层治理“新法子”。创新构建自治有序、法治有力、德治有效的新法子,激发农村基层治理活力。一是提升乡村群众自治能力创新通过积分管理等办法,充分挖掘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潜在积极性,进一步健全规范村务公开、民主决策、议事协商、民主监督等自治机制,因村制宜制定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公约》等制度,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培树团结互助新风尚。二是提升乡村法治保障能力。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通过化解群众纠纷、提供法律帮助、悬挂布标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靠法治方式破解基层治理中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等难题。三是提升乡村德治教化能力。结合“践行十爱.德耀甜城”、“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四好村”创建等活动,挖掘了一批最美家规家训、文明家庭,培塑了一批最美乡贤、道德模范、“十爱”典型,逐渐形成知荣明辱、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四是提升城乡党建共建能力。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原则,打破隶属壁垒,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构建“1+N”乡村共同治理机制,调动驻村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和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深化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
    搭好干部成长“新台子”。把基层作为干部递进培养的重要平台,2014年以来招录的急需紧缺选调生、没有基层锻炼的选调生、无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年轻干部薪火工程”分批全员下派,为干部锻炼建好台子。一是搭好淬炼年轻干部的舞台。全覆盖选派后全区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5岁,通过向村干部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结合镇包村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增加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验,提升群众工作方法,在基层锻炼中不断提高。二是搭好比学赶超的擂台。健全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制度,每季度实行“五个一”竞比办法,村、镇、区三级综合评判第一书记工作能力,排名前10%作为激励表扬对象,得分低于80分的进行“召回”,与暗访督导、日常考勤等结合评定年度考核结果。三是搭好梯次培养的平台。强化第一书记实绩考核结果运用,突出“提拔使用优先、定向遴选优先、评先晋级优先、待遇保障优先”等原则,激发干事创业热情。2015年选派第一书记以来,已提拔使用第一书记34名,今年已提拔重用第一书记7名。(王安兵  余凡)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