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文化+”这篇文章 挖掘宕渠文化

2020-04-28 11:12:18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量:
    “我新写的反映全县脱贫攻坚的剧《龙骨山》已经排演完毕了。”4月16日,渠县戏剧家协会主席张人俐介绍,该剧展现渠县脱贫攻坚的成果风貌,有望在4月首演。

渠县籍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热情不止戏剧,中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贺享雍所著的长篇小说《乡村志》,着笔在川东北农村生活;渠县诗歌协会会长杜荣所著诗集《包浆故乡》,主要反映渠县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

今年春节,《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渠县篇和《賨影谜踪》两部纪录片在央视播出,一时间,视频链接及相关报道高频次活跃在渠县人乃至达州人的朋友圈。“全世界都看到了我的家乡。”身在成都的渠县女孩罗静馨说。

做好新时代“文化+”这篇大文章,深度挖掘宕渠文化,渠县从多方面着墨。

挖掘资源 传承宕渠文化

4月8日,在渠县文联排练厅,张人俐带着一群戏曲爱好者正排练川剧《八濛山》。该剧是张人俐去年撰写的剧本,讲述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宕渠之战——张飞大战张郃。

“宕渠”在今渠县东北。经过全面挖掘的宕渠城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川东地区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渠县还有6处7尊汉阙,数量是全国汉阙的四分之一,因此,渠县被命名为“中国汉阙之乡”。

为涵养巴賨文化,渠县组建了“宕渠文学院”,设立了“文峰高端讲坛”,目前讲坛已举办六期。“请专家来,不只是简单的授课,我们还要请他们为渠县的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支招。”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说。

诗人杨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学明、周啸天、中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贺享雍均是渠县籍文化名人,2015年渠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四人“宕渠之子”的荣誉称号,并依托“名师带徒”计划,培育新生代“宕渠作家群”。

文旅融合 建设产业强县

奔腾的嘉陵江支流渠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将渠县县城划分为东西城区,文峰山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分居两区、隔江相望。围绕“川渝最美生态滨江文化名城”,着力打造“看得见”的文化之城,除县城两区外,渠县的乡镇也有迹可循,如土溪镇的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贵福镇的红色渠县纪念园、三汇镇的三汇文学陈列馆和民俗馆……

“宕渠好茶,出自秀岭。”在四川秀岭春天茶文化创作基地,在渠县汉碑酒业公司酒文化体验区和“将进酒”诗廊,企业文化正借助当地文化特色开拓发展。

土生土长的周琳是渠县民俗文化协会会员,也是一名网红。从2017年开始,她用视频记录了宕渠呷酒、黄花菜、坛子肉等渠县特色酒食一整套做法,这些独具当地特色的美食美酒也为她带来了不少的粉丝。目前,28岁的她在某视频网站上拥有粉丝177万,视频最高点击量高达714万次。

渠县特色人文与酒食滋养,赋予她创作的灵感,她又反过来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当地产业发展。“村民的柠檬滞销,我就借助短视频给他们帮个小忙。”周琳说,这个“小忙”,竟销售柠檬约30吨。

打好文旅融合发展这张“牌”,目前,渠县将依托宕渠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独特丰富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核心旅游景区,积极推动从文旅资源大县向文旅产业强县转变。

□钟文博 记者 曾实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