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凝聚群众、小事凝聚民情”的银沙路径 ——“乐伴银沙·助力成长”社区自组织培育项目实践
成都银沙社区有39个院落,其中老旧院落占比达23%,居民结构复杂,外来租户较多。社区治理面临三大痛点:居民参与冷热不均:年轻群体忙于工作,老年群体有心无力,公共事务常陷入“无人牵头”的困境;自组织能力薄弱:虽有少量兴趣类团体,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更难以对接社区资源;治理资源碎片化:社区两委人力有限,难以覆盖所有院落需求,工作始终处于零敲碎打状态,亟需培育可持续的自治力量。
2024年,社区按照了“党组织牵头行动+社工陪伴引导+居民提需求提建议”的治理思路,依托社区保障资金、牵手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了“乐伴银沙·助力成长”社区自组织培育项目,引导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破局行动:党建赋能,激发居民“主角意识”
项目充分发挥院落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采用党组织联自治组织、党员联群众的“党员领办”方式,增强院落自治能力,项目中共有8个网格党支部带动了6支院落自组织参与。
一、网格党组织站出来,打造院落治理堡垒。
建机制:社区党委引导下,建立了“网络党组织牵头行动+社工陪伴引导+居民提需求提建议”的社区微创投机制,搭建起党建引领、居民参与的行动路径。激活力:社工通过走访动员,组建了8支“网络党组织(党员)+院落自治组织(自组织)”的行动队伍,激活院落自治内动力。
二、社区规划导师引进来,提升居民参与能力。
针对居民“想干不会干”的痛点,外聘优秀院落骨干成为“微自治导师”,建立了“党建引领+专业指导+同伴陪行”的赋能陪伴团队,对8支行动队伍开展了需求调查、微项目策划、项目执行等培训、交流共10次,共同策划了6个院落治理微项目,通过公开讲、公开评手段,银沙正街68号院等6个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提升了居民参与能力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主体意识。
三、党员领办把微项目做起来,让“金点子”生根发芽。
1、党员微行动,促居民参与之“变”。
项目有了,资金有了,怎么动手实施?在社区党委引导下,网格里的党员切实动起来,于是居民的关切事、烦心事一件件的提上行动日程:栽花植绿、打造邻里空间、扶老助弱、公共安全、邻里融合,项目期间共开展13次活动服务居民近1000人,党员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活跃起来,把居民的一个个“金点子”落地生根,院落变化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步有居民走出来,加入到行动队伍中,扩大了行动队力量。
2、实施微项目,促社区面貌之“变”。
“乐伴银沙·助力成长”社区自组织培育项目共支持了6个院落实施了6个小微项目,内容涵盖环境治理、为老服务、文化营造、安全维护、邻里融合等内容,给社区带来了变化,居民满意率超过90%。
典型案例 |
成效亮点 |
银沙正街2号院微创投行动队:“净”心守护 “卫”爱同行院落治理微项目 |
以院落党员钟明秀带头,以院委会成员、微网格员等1支院落自组织协作,成立了银沙正街2号院微创投行动队。行动队发挥院落居民大部分都在原花果队工作,对于花卉的种植有很深的兴趣爱好和技术的优势,行动队组织院落居民39人共同开展了家园环境保卫战、守护家园齐动手等活动,改善了院落环境,凝聚了邻里关系。 |
金房星座微创投行动队:“乐享银铃 银沙同行”老年人关爱项目 |
金房星座、金城丽景两个院落中已登记的80岁以上高龄年人高达50余人,与社会的链接渐少、社交贫乏。金房星座微创投行动队组织老人开展重阳节、妇女节等活动,为小区老人搭建同辈群体的社交朋友圈,增强老年人在社区内居住的幸福感,同时营造了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 |
正街68号院创投行动队:共建“拱形花门”,共享“花样生活”项目 |
银沙正街68号院因院落公共区域面积有限,导致院落绿化较少,居住环境较为压抑。院落党员汪建群带领行动队成员,积极收集居民意见,利用单元门打造居民回家“花样门”,招募院落居民和志愿者等参与,引导居民参与设计、营造、养护到使用,在院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
汇景新村微创投行动队:“微光邻里文化墙,点亮汇景居民情”项目 |
在汇景新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院落自组织、居民、业委会及物业,利用居民活动室墙面展示居民参与院落治理、邻里互助、敬老爱幼等院落文化,打造居民风采文化墙。 |
金城丽景微创投行动队:“排隐患、守安全”院落安全巡查项目 |
该院落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在院落自组织的协作下,持续开展了院落安全巡查活动,对院落“飞线充电”、电瓶车进电梯、楼道堆放杂物、消防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检查,以此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楼道安全,加强院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
金扉银苑微创投行动队:幸福邻里,情暖金扉-金扉银苑邻里融合项目 |
项目以拉近邻里关系为突破口,开展特色活动,建设邻里相伴、邻里相携、邻里相助、邻里相扶的良好邻里关系,让邻里感情不断升温,让居民对社区有更大的归属感,实现社区融合,提升社区治理感召力。 |
可持续发展:积沙成塔,让社区成为共同治理的温馨家园。
一、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权责界定,有效地整合了治理力量。
银沙社区“党员领办、项目撬动”的居民参与路径, 主要方法是:1、党建引领是根本:只有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了居民和自治行动力。2、居民主体是关键:真正的社区治理创新,必须让居民站“C位”、当“主角”。3、专业支撑是保障:社会工作机构应扮演“协作者”而非“替代者”,通过技术赋能释放社区潜力。4、资源输入是助力:除了专业技术支持外,社工还整合了院落物业等资源参与行动,使居民行动有了更多的同行者、助力者。
二、微小却有效的治理行动,激发居民参与,聚沙成塔共造温馨家园。
社区居民的所盼所需大多为一花一木、一时一事的小事,件件“小事”的有效响应,激起的“共鸣”效应却不可小视,银沙社区将持续推广“党员凝聚群众、小事凝聚民情”的做法,让社区成为共同治理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