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交警大队:“四种形态”全力守护农村地区岁末年初道路交通安全
2025-01-10 14:37:12来源: 浏览量:
为全面加强岁末年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遂宁蓬溪县交警大队以“遂安2025”1号专项行动为契机,聚焦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点,及时调整思路,采取有力措施,重拳治理农村道路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全力守护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常态”部署推动,夯实责任机制。长期以来大队始终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作为事故预防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每周例会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常态研判和部署,紧紧围绕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目标,结合“人、车、路、天气”四个维度和近期农村地区事故警情发生情况,全面查找当前农村道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管理方案,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农村中队的安全监管职责,夯实岁末年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基础。同时要求全体参战民辅警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农村地区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紧绷事故防控之弦,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路面风险防控工作中,全力营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动态”安排勤务,夯实路面管控。一是根据农村群众出行特点,紧盯农村地区赶场日、庙会、周末节假日、农忙日等活动节点,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重点走”的要求,合理调整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警力充实到路面一线,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和重点车辆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二是以推进“铁拳治违”百日行动为抓手,抽到城区优势警力积极联合农村中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盯紧“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采取交“定点检查、错时巡逻、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勤务方式,严查严处酒驾醉驾、超载超员、非法营运、无牌无证、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非法改装、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等农村地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对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无证无牌等重点违法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顶格处罚,全力营造严管高压态势。目前,累计在农村道路开展突出违法集中整治15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90余起。
三、“固态”治理隐患,夯实事故预防。认真梳理今年以来“人、车、路、企”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明细,定期组织民警联合职能部门开展“全方位、全视线、全覆盖”道路隐患排查,重点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面低洼、交叉路口等重点路段,对上述路段需要增设警示标牌、标志标线的一一登记在册,及时报请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由县道安办负责加强跟踪督办,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按照“属地”管理职责,各农村中队积极联合乡镇交管办对辖区重点车辆进行摸排,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农用车辆、农村微型面包车、摩托车以及低速载货汽车的用途、数量和驾驶员基本情况,对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未购买保险、违法未处理的车辆,及时督促车辆驾驶员到车驾管理所办理相关业务,严防车辆“带病”上路,驾驶员“带病”上岗,切实把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静态”开展宣教,提升安全意识。一是充分发挥全县21个警保合作劝导站和261个农村劝导站的阵地作用,在显眼处张贴安全提示单、LED滚动播放法律法规知识、摆放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大力宣传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农用车载人、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告诫广大农村群众坚决抵制交通陋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实养成安全会出行、文明驾驶的良好的习惯;二是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中,秉承“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工作理念,执勤民辅警主动并有耐心向当事人讲清说明违法事实,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最大程度让驾驶员认识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性,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远离违法”的行车理念;三是借助“蓬溪交警”官方微博公众号,定期推送各地事故案例,曝光辖区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和管理的浓厚社会氛围。期间,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摆放展板261处,微博发布安全提示信息4条、曝光典型违法行为10余起。
一、“常态”部署推动,夯实责任机制。长期以来大队始终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作为事故预防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每周例会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常态研判和部署,紧紧围绕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目标,结合“人、车、路、天气”四个维度和近期农村地区事故警情发生情况,全面查找当前农村道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管理方案,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农村中队的安全监管职责,夯实岁末年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基础。同时要求全体参战民辅警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农村地区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紧绷事故防控之弦,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路面风险防控工作中,全力营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动态”安排勤务,夯实路面管控。一是根据农村群众出行特点,紧盯农村地区赶场日、庙会、周末节假日、农忙日等活动节点,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重点走”的要求,合理调整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警力充实到路面一线,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和重点车辆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二是以推进“铁拳治违”百日行动为抓手,抽到城区优势警力积极联合农村中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盯紧“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采取交“定点检查、错时巡逻、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勤务方式,严查严处酒驾醉驾、超载超员、非法营运、无牌无证、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非法改装、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等农村地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对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无证无牌等重点违法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顶格处罚,全力营造严管高压态势。目前,累计在农村道路开展突出违法集中整治15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90余起。
三、“固态”治理隐患,夯实事故预防。认真梳理今年以来“人、车、路、企”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明细,定期组织民警联合职能部门开展“全方位、全视线、全覆盖”道路隐患排查,重点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面低洼、交叉路口等重点路段,对上述路段需要增设警示标牌、标志标线的一一登记在册,及时报请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由县道安办负责加强跟踪督办,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按照“属地”管理职责,各农村中队积极联合乡镇交管办对辖区重点车辆进行摸排,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农用车辆、农村微型面包车、摩托车以及低速载货汽车的用途、数量和驾驶员基本情况,对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未购买保险、违法未处理的车辆,及时督促车辆驾驶员到车驾管理所办理相关业务,严防车辆“带病”上路,驾驶员“带病”上岗,切实把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静态”开展宣教,提升安全意识。一是充分发挥全县21个警保合作劝导站和261个农村劝导站的阵地作用,在显眼处张贴安全提示单、LED滚动播放法律法规知识、摆放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大力宣传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农用车载人、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告诫广大农村群众坚决抵制交通陋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实养成安全会出行、文明驾驶的良好的习惯;二是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中,秉承“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工作理念,执勤民辅警主动并有耐心向当事人讲清说明违法事实,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最大程度让驾驶员认识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性,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远离违法”的行车理念;三是借助“蓬溪交警”官方微博公众号,定期推送各地事故案例,曝光辖区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和管理的浓厚社会氛围。期间,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摆放展板261处,微博发布安全提示信息4条、曝光典型违法行为1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