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屏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涂冬:通盘谋划人才工作和区域发展
2024-02-22 10:09:08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人才是强国之本、圆梦之基,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近年来,屏山县紧扣成功创建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目标,以全局的视野、开放的理念、改革的思维谋划推进人才工作,持续实施“屏聚英才”计划,不断壮大人才“增量”、盘活人才“存量”、提高人才“质量”。
健全支撑体系,人才先行区建设保障有力
筑牢党管人才“压舱石”。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将其作为县委书记“一把手”工程,明确1名县委常委牵头抓、29家部门具体抓,制定创建工作会议、通报和考核7项议事制度,完善纵向沟通汇报、横向协调联络机制,坚持人才工作“人员、经费、项目”三个优先,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
健全支撑体系,人才先行区建设保障有力
筑牢党管人才“压舱石”。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将其作为县委书记“一把手”工程,明确1名县委常委牵头抓、29家部门具体抓,制定创建工作会议、通报和考核7项议事制度,完善纵向沟通汇报、横向协调联络机制,坚持人才工作“人员、经费、项目”三个优先,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
用好政策保障“工具箱”。明确政策突破重点,健全以“屏聚英才”新十条为总揽的“1+6+N”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教育、卫生、农业、企业等领域专项人才政策19个,实现体制内向体制外、高端性向基础性人才政策全覆盖。精准编制引才图谱,打好“专编引、定向引、柔性引”组合拳,集聚中省市县人才计划入选者73名。
建立资金供给“蓄水池”。设立5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投资2.1亿元新建人才大厦,打造人才公寓、培训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人才之家”。建立由县领导、单位领导和服务专员组成的服务专班,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帮带学习、谈心谈话等,解决人才安居就业、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
搭建合作平台,人才作用发挥效应凸显
科技加持增智力。借力国家科技部帮扶优势,中省市县四级联合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统筹整合各方科技人才资源,争取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项目96个,组建“1+6”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推行“大专家带小专家、小专家带土专家”培育模式,实现引进一名专家、培育一批人才、壮大一个产业。
建立资金供给“蓄水池”。设立5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投资2.1亿元新建人才大厦,打造人才公寓、培训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人才之家”。建立由县领导、单位领导和服务专员组成的服务专班,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帮带学习、谈心谈话等,解决人才安居就业、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
搭建合作平台,人才作用发挥效应凸显
科技加持增智力。借力国家科技部帮扶优势,中省市县四级联合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统筹整合各方科技人才资源,争取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项目96个,组建“1+6”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推行“大专家带小专家、小专家带土专家”培育模式,实现引进一名专家、培育一批人才、壮大一个产业。
区域协作添活力。抢抓东西部协作建设机遇,“两省四地”携手打造人才共育“金名片”,双向互派专业技术人才139人次,争取资金1亿元。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进全国最大的涡流纺、缝纫线、机织用包覆纱、织布等一批“单项冠军”企业,举办“重庆市科技成果走进屏山”活动,在人才互派、技术互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20余项合作,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校县合作提能力。深化“政府+协会+企业+院校”合作共育模式,采用科技创新券、“揭榜挂帅”“人才+项目”等方式,联合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等20余所高校,共建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26个、创新联合体7个、专家工作站4个,推动工业园区80%的企业建立产品实验室,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42家。
突出制度创新,人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深化岗编适度分离改革。坚持“市管县用”“县招乡用”,推行编制、岗位、人员、经费、管理“五个统一”模式,组建医共体2个、校联体12个,促成县乡人才交流638人次,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质效,县域内就诊率由67%提升到84.2%。
推动人才流动先行先试。统筹全县编制数量,设立人才专编29个,首次实现市域人才倒流、流失人才回流6人;率先开展人才“二次选岗”,4名人才调整工作岗位;率先开展县属国有企业人才流动机制试点,5名人才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推动人才工作先行变先成、试点成示范。
探索编制“屏山版”人才标准。建立“顶尖+领军+骨干+基础”人才梯队,实行县乡村农村人才三级认定,评选“屏聚英才”杰出贡献奖12名,给予最高每人6万元的人才激励补助,选拔“大美医者”“教育名师”“纺织工匠”“炒青大师”等本土人才263人次,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局面。(涂冬)
校县合作提能力。深化“政府+协会+企业+院校”合作共育模式,采用科技创新券、“揭榜挂帅”“人才+项目”等方式,联合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等20余所高校,共建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26个、创新联合体7个、专家工作站4个,推动工业园区80%的企业建立产品实验室,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42家。
突出制度创新,人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深化岗编适度分离改革。坚持“市管县用”“县招乡用”,推行编制、岗位、人员、经费、管理“五个统一”模式,组建医共体2个、校联体12个,促成县乡人才交流638人次,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质效,县域内就诊率由67%提升到84.2%。
推动人才流动先行先试。统筹全县编制数量,设立人才专编29个,首次实现市域人才倒流、流失人才回流6人;率先开展人才“二次选岗”,4名人才调整工作岗位;率先开展县属国有企业人才流动机制试点,5名人才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推动人才工作先行变先成、试点成示范。
探索编制“屏山版”人才标准。建立“顶尖+领军+骨干+基础”人才梯队,实行县乡村农村人才三级认定,评选“屏聚英才”杰出贡献奖12名,给予最高每人6万元的人才激励补助,选拔“大美医者”“教育名师”“纺织工匠”“炒青大师”等本土人才263人次,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局面。(涂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