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检察为“植物大熊猫”开设公益课,让中小学生亲近川桑

2023-11-27 10:06:05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在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范文清的指导之下,荥经县人民检察院为加强对仅有的10余棵川桑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保护,创新性推出全国首堂《川桑保护司法公益课》。该课程既有川桑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还包括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中小学生线下教育活动。

      作为川桑保护的重要协作单位,荥经检察推出的系列课程不仅是一次环保教育活动,也是一次面对青少年的法治普及。进一步来看,这个活动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护航生物多样性与经济
      发展的和谐共生。
     创新保护,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课程
      自成为川桑保护的重要协作单位后,荥经县人民检察院根据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范文清的指示精神,不断探索如何更有力地保护这个“植物大熊猫”,在前期已推出各种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又创新性地推出全国首堂《川桑保护司法公益课》。
      该课程旨在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帮助中小学生深入了解川桑这一珍稀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科研价值,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治素养,培养他们的生态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川桑保护司法公益课》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一门课程,其中,理论课程包括:
      课程一:认识川桑。川桑是属于法规上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川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荥经县人民检察院已发出检察建议,希望相关部门逐级向上争取提高川桑的保护级别。同时介绍川桑的起源和分布、发现情况,目前仅剩10余棵的珍稀性,展示川桑的特征和生长环境等。

      课程二:川桑保护的重要性。讲解川桑的重要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川桑对于中国古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现代相关产业科研的重要性等,并探讨保护川桑及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方法。
      课程三:法治教育。《川桑保护司法公益课》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川桑的知识,还让他们学习植物保护的相关法治知识。比如,不能随意采集、出售川桑,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关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采集、出售、收购相关条款,违反该条例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以及非法采伐、毁坏川桑要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等,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保护川桑和野生植物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责任,以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此外,孩子们回去后,还能继续向家人、亲戚及邻居传播川桑保护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相关条款:
     第十六条第二款 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
      第十八条第二款 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
     第二十三条 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对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作出了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现场活动,亲身参与感受更深
     《川桑保护司法公益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中小学生们现场感受和参与保护实践,这样能让他们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有更深刻的认知。在课堂上检察官通过展示多张现场拍摄到的川桑照片,结合相关资料,让同学们重温川桑历史、价值、保护方法、保护意义、法律依据,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再次强调非法采伐、毁坏川桑应当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
      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范文清指出,线下教育活动是《川桑保护司法公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检察院与教育部门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让学生们见到川桑的样子,体验川桑的生命力,让他们感受到川桑的珍贵和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的保护欲望和行动力。
     荥经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金彧表示,荥经县人民检察院计划在今后的时间里,持续开展《川桑保护司法公益课》的理论教育和现场实践活动,将川桑保护的理念和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中小学生,让他们成为川桑保护的小使者,为荥经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多维度保护,为产业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荥经川桑是四川现存种类唯一的桑种,也是我国三个珍稀桑树种质资源之一,目前仅存10余棵,堪称“最后的川桑”,亟需加强该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荥经县人民检察院不仅积极与西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川桑基因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了一系列保护川桑的检察建议,如“一树一牌”挂牌保护、加强川桑原生地的巡护和监管等,还建议向上级部门逐级争取提升川桑的保护等级。
      此外,荥经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履行“生态资源检察+公益诉讼”叠加职能,切实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办理了多起涉及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的公益诉讼案件,推行“认罪认罚+生态修复”机制,达到“一诉多赢”效果。
       荥经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金彧说,荥经川桑是荥经县在大熊猫之外的又一张生态名片,是荥经县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荥经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荥经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宣传保护荥经川桑,强化监管和维护,用心守护好“最后的川桑”,不仅不能让它消失,还要和协作单位一起努力,扩大其原生地种群数量,让川桑为桑蚕产业发展赋能,为川桑新的经济价值研究护航,为古老的南丝绸之路焕发新活力贡献检察力量。(封清彬 潘敏)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