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特殊的“摆渡”时刻,看不见的海淀“疫线”
经过前期调查和沟通协调,2月29日,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疑似病例密接人员转运专班的组建通知,一声令下,一呼百应,海淀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护士、司机纷纷报名。
经过慎重考虑筛选,3月1日,22名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司机等入住转运班组暂时的“家”,仅仅一天时间,海淀区疑似病例密接人员转运专班正式成立。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对到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月5日,由海淀区卫生健康委牵头,统筹协调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密接人员转运专班正式开始启用,这支特殊的队伍有经验丰富的大夫,有20岁出头的护士、有退伍老兵,在经过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专业培训后,他们火线上岗,承接疑似病例密接人员的转运任务。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大家一直都非常关注疑似病例密接人员是怎样被安全转运的?3月5日,记者紧跟转运车组,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转运车组“摆渡时刻”。
“有一位疑似病例密接人员需要立即转运!”3月5日下午4点,转运专班组组长曹旭锋的手机响起,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向他发送了一条转接任务,曹旭锋立即通知第一车队组长邱玉华、组员杨立娟、司机徐可军穿好防护服,拿上后勤组早就准备好的消毒水、一次性隔离衣、登记表等物资登上转运车。
▲转运疑似病例密接人员
下午4点20分,转运车抵达指定地点,疑似病例密接人员郭先生来到转运车旁后,邱玉华立即打开车门,登记姓名年龄、量体温、消毒、提醒带好随身物品、登车前往集中医学观察中心,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用时不到一分钟。
“您不要紧张,咱们北京的医疗条件非常好,只要听从大夫的安排,不会有问题的。”车里,郭先生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医生们略微有些紧张,邱玉华不断安慰他。
▲疑似病例密接人员抵达集中医学观察中心
下午4点28分,转运车抵达集中医学观察中心,中心的工作人员早早等候在大厅,一下车就为郭先生消毒、量体温,登记完信息后随即发放了房卡,“有任何需要您随时给我们打电话,这是电话号码。”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嘱咐。
记者注意到,郭先生下车时穿上了一次性的隔离防护衣,这是邱玉华特地提前准备的。安顿完郭先生,中心的工作人员为邱玉华和杨立娟消毒,4点30分,转运车闪着灯离开中心回到转运组。
4点45分,转运工作完成,邱玉华一行回到组里后随即对车厢内各个角落进行细致消毒,脱去防护服后马上处理医疗垃圾。“时间太紧张了,场地有限,我们的缓冲区还没有搭建好,大家脱防护服都在露天里。”
惊蛰过后,北京的天气渐渐转暖,但是经过一趟转运任务后,防护服里的衣服还是会被汗湿,为了穿脱方便,一般里面的衣服都会是小衫,脱掉后汗被风一吹,还是凉飕飕的。
▲曹旭锋一路紧跟转运车
将近下午5点,脱去防护服的3人终于能够暂时休息。而此时,曹旭锋才能稍微放松紧张的心情,转运车刚刚出发,他和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雪龙就紧随其后,通过对讲机与转运车随时保持联络。查看路况、联系社区、对接集中医学观察中心,从接到转运通知开始,他一刻也不放松。
3月5日发生的这一幕,是海淀区疑似病例密接人员转运组成立以来顺利完成的第一个转运任务。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接人员和疑似病例密接人员妥善进行医学观察,事关能否有效防止疫情蔓延。3月1日,由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各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夫、护士、司机、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疑似病例密接人员转运组正式成立。
办公室作为转运组的“方向灯”,由西北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旭锋担任组长,区医管中心马利锋担任副组长。按照组织构成和人员分工,在接到转运通知后,办公室迅速做出调度反应,安排车组人员立刻与疑似病例密接人员进行对接,同时调度车辆,对人员身体健康、防护物资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职责分工,自愿报名前来的人员被划分为转运组、后勤保障组、医疗保障组。
▲邱玉华和“战友们”
由于人员紧张,工作任务严峻,大家往往一人分饰好几个角色,邱玉华既是转运组第一车队的组长,也是医疗保障组的组长,“03年非典我们医院是定点救治医院,我也一直在前线,所以这次义无反顾的来了。”
邱玉华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大夫,“我是这批大夫里年纪偏长的,年轻人是后备队,我们先上。”他告诉记者,父母已经70多岁,来之前怕他们担心,没敢告诉。
潘勇是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勤科的工作人员,转运组成立后他负责整个转运组的后勤保障工作。“我们有时候也得充当司机。”39岁的潘勇是一位退伍的“老兵”,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实战训练。这次成为“摆渡车组”的后勤保障组长,他既要每天24小时待命保障物资供应,同时也要作为替补“队员”充当司机,随时出车。
“我是一个兵,若有战,召必回!”潘勇说自己是一名“老兵”,“有需要必须上!”这种义无反馈的奉献精神已经刻在了生命里。
▲晚上开展转运工作
3月5日晚8点,海淀一医院一名急诊科大夫需要被隔离集中观察,二车队组长刘杨、组员张强、司机余文彦随即出发。
▲张强工作中
张强是97年的,今年22岁,是整个转运组最年轻的男护士,“一点也不害怕,我们经过专业训练,”张强来自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8月刚刚参加工作,今年春节,张强年三十儿凌晨才踏进家门,大年初四就返回北京,按照要求隔离14天后立即上岗工作。“我是年轻人,抵抗力也好,我在一线没问题。”张强说。
▲夜间出车回来后进行消毒
徐可军是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司机,来到转运组后担任一组车队的司机,3月5日的“首班车”就是由他发出。“当时啥也没想,就希望能尽快把密接人员送到,这是我的责任。”短短的三句话,这个“山东汉子”透出满满的责任和担当。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对转运组进行实战演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远离传染源、远离人群是必要的选择。在海淀,这个特殊的车组,当别人都在家里躲避病毒的时候,他们奔波在大街小巷,他们的乘客是疑似病例密接人员,他们片刻不歇,24小时待命,和疫情抢夺时间。
没有人是生而勇敢的,只是当他们选择加入这场战“疫”时,就知道自己必定使命必达,向每一位逆行者致敬!
王芳、刘茜/文、制作
姜志发/图、视频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指导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
作者: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