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之光,为青春护航,让青春不“触线”
2025-03-14 11:00:49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青春就像这三月天,新绿初绽、繁花似锦,但偶尔也有疾风骤起和料峭春寒,而法律,正是帮助大家抵御这疾风和春寒的一道围栏。

3月13日,雅安市荥经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一薄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荥经中学,结合自身从事检察工作的故事和感受,用“三个案例”为全校师生开启一场以“用法治之光,为青春护航,让青春不‘触线’”为主题的法治之旅。

第一个案例。“年少不是免罪金牌”,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案。2024年3月,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将同学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年12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13岁的张某某和李某根据犯罪情节不同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2年,这也是我国首次对不满14岁的未成年罪犯顶格判罚。2021年3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有条件地调低到12周岁,体现了刑法“严”的震慑。当然,处以刑罚只是最后的手段,每个出现严重犯罪的少年,其行为都是一步步恶化的,每个走上歧途的孩子,都让家庭痛苦、社会痛心。有个词语叫“无法无天”,很形象,法就是天,希望大家像敬畏天空一样,敬畏法律,知法守法不触法。
第二个案例。“无知的代价”,某盗抢团伙案。前些年荥经曾查获一个犯罪团伙,该团伙头目是一名劣迹斑斑的社会闲散人员王某(成年人),王某平时经常邀约4名在校学生吃饭、上网,满足他们的一些生活需求。感情拉近后,他就以“大哥”自居,指挥4名学生帮他实施贩卖毒品、抢劫、敲诈、盗窃等犯罪行为,并告诉他们未成年人不会被处罚。然而4名同学,有3人是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最后分别被判处4年至9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不满16岁的,则被送往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希望同学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遇到类似校外人员滋扰,要勇于拒绝,及时寻求家长、学校、司法机关帮助。
第三个案例。“玩笑的悲剧”,某校园欺凌案。任某、李某等都是在校生,在校期间,两人为追求威风的感觉,逞强耍横,多次在校内校外对同校学生张某实施随意殴打、欺辱、猥亵等行为。案发后,两人分别被判处一年七个月和两年有期徒刑。这就是典型的校园欺凌,它具有恶意,并且带有暴力倾向,一般表现为个体和群体对他人以强欺弱。学生欺凌不会单一偶发,往往存在重复发生的情况。通常欺凌者不认为自己不对,而受害者因怕事会默默承受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身心深受煎熬。如何避免学生欺凌事件发生,这就要求大家不能做残忍的欺凌者,也不能做沉默的被害者,更不能做冷漠的旁观者。面对欺凌,勇敢说不,及时求助,被伤害不是耻辱,而是施暴者的耻辱。

王一薄检察长告诉学生们,荥经检察院一直致力于用法律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安全成长,我们有“若水蓝天”工作团队,有12309检察热线,请大家记住,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国家和时代对未成年人的庄严承诺,愿大家心中有法、眼中有光,让青春在法律的庇护下自由生长。(沈怡君 王雨滴)

3月13日,雅安市荥经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一薄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荥经中学,结合自身从事检察工作的故事和感受,用“三个案例”为全校师生开启一场以“用法治之光,为青春护航,让青春不‘触线’”为主题的法治之旅。

第一个案例。“年少不是免罪金牌”,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案。2024年3月,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将同学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年12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13岁的张某某和李某根据犯罪情节不同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2年,这也是我国首次对不满14岁的未成年罪犯顶格判罚。2021年3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有条件地调低到12周岁,体现了刑法“严”的震慑。当然,处以刑罚只是最后的手段,每个出现严重犯罪的少年,其行为都是一步步恶化的,每个走上歧途的孩子,都让家庭痛苦、社会痛心。有个词语叫“无法无天”,很形象,法就是天,希望大家像敬畏天空一样,敬畏法律,知法守法不触法。
第二个案例。“无知的代价”,某盗抢团伙案。前些年荥经曾查获一个犯罪团伙,该团伙头目是一名劣迹斑斑的社会闲散人员王某(成年人),王某平时经常邀约4名在校学生吃饭、上网,满足他们的一些生活需求。感情拉近后,他就以“大哥”自居,指挥4名学生帮他实施贩卖毒品、抢劫、敲诈、盗窃等犯罪行为,并告诉他们未成年人不会被处罚。然而4名同学,有3人是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最后分别被判处4年至9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不满16岁的,则被送往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希望同学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遇到类似校外人员滋扰,要勇于拒绝,及时寻求家长、学校、司法机关帮助。
第三个案例。“玩笑的悲剧”,某校园欺凌案。任某、李某等都是在校生,在校期间,两人为追求威风的感觉,逞强耍横,多次在校内校外对同校学生张某实施随意殴打、欺辱、猥亵等行为。案发后,两人分别被判处一年七个月和两年有期徒刑。这就是典型的校园欺凌,它具有恶意,并且带有暴力倾向,一般表现为个体和群体对他人以强欺弱。学生欺凌不会单一偶发,往往存在重复发生的情况。通常欺凌者不认为自己不对,而受害者因怕事会默默承受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身心深受煎熬。如何避免学生欺凌事件发生,这就要求大家不能做残忍的欺凌者,也不能做沉默的被害者,更不能做冷漠的旁观者。面对欺凌,勇敢说不,及时求助,被伤害不是耻辱,而是施暴者的耻辱。

王一薄检察长告诉学生们,荥经检察院一直致力于用法律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安全成长,我们有“若水蓝天”工作团队,有12309检察热线,请大家记住,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国家和时代对未成年人的庄严承诺,愿大家心中有法、眼中有光,让青春在法律的庇护下自由生长。(沈怡君 王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