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的背后丨四川省科学城一中亮点闪耀,价值担当
2025-01-19 09:07:16来源: 浏览量: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全国“双减”及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四川上榜4个优秀案例,其中来自绵阳的案例《四川绵阳充分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 高质量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亦榜上有名。
教育部发布一批优秀案例,绵阳榜上有名!
绵阳科学教育成果斐然,科学城一中(于敏科技中学)更是其中的璀璨之星。学校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实践,在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进程中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
创新模式 示范引领
2023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绵阳市人民政府携手为科学城一中增挂“于敏科技中学”,学校成为川渝首家科技中学,更是全国唯一以著名科学家于敏命名的科技中学;2024年,科一中再次以实力铸就辉煌,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绵阳仅2所)。
创立少年科学院
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科学城一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科学教育改革前沿。学校坚持以科技特色化教育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少年科学院,这一举措犹如在校园内埋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少年科学院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社团活动,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前沿领域,全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为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成长的肥沃土壤。
2024年4月,高一4名同学成功入选天府英才计划,入选人数绵阳市排名第二。
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中,科学城一中少年科学院无人机班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勇夺同组别全省前三席中的两席。并在总决赛上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4项。
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无人机精准操控赛中,科学城一中少年科学院无人机班学生获得四川省金牌4项,银牌1项,铜牌1项,囊括四川省初高中组一奖第一名。获得全国银牌1项。
全省前三名科一占两席,少年科学院科创开新花
两项全国一等奖!少年科学院青科赛场大放异彩!
硕果累累丨少年科学院学子在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青少年科创荟活动中获得多项一等奖!
组建科创院士班
开设院士班是科学城一中的又一创举。学校充分利用中物院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功组建科创院士班,并邀请院士担任首席班主任,这一独特的教育模式将顶级科研智慧引入校园日常教学。
2023年,学校组建首届科创院士班,聘任中国工程院范国滨院士为科学城一中“科创院士班”首席荣誉班主任;2024年,学校扎根科学沃土,积极响应国家和时代需求,开展了2024年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遴选,组建第二届科创院士班,邀请中国工程院吴强院士担任首席荣誉班主任。
聘任范国滨院士为首届科创院士班首席荣誉班主任
聘任吴强院士为第二届科创院士班首席荣誉班主任
范院士参加主题班会
范院士在开学第一课上深情寄语科一学子
院士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无论是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还是艺术节,他们都向同学们传达了深情的寄语。他们参与主题班会,为同学们举办科普讲座,利用自己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亲身示范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宏伟的科学理想,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学术殿堂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科技点亮梦想,创新成就未来——范国滨院士参加高一“科创院士班”主题班会
真诚沟通 赋能成长——中物院职工子女基础教育就学保障系列宣讲会之“科创院士班宣讲会”
利用优势 资源整合
在科学教育资源拓展方面,科学城一中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邀请在绵科学家进校园举办讲座。这些讲座内容紧密结合前沿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需求,从核聚变到“三体人”,从航天科技到新能源开发,从科学志向到科学家精神,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科学前沿的窗户,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使学生能紧跟时代科技步伐,感受科学魅力与创新活力。
于辛先生、胡晓棉院士与科一学生座谈
唐立院士科普讲座
李建刚院士科普讲座
孙昌璞院士科普讲座
胡晓棉院士科普讲座
清华大学肖志祥教授讲座
中物院博士工作站志愿者北大博士王浩与科技冬令营的同学们交流
中科大潘宗浩博士科普讲座
西南科技大学任洪波教授科普讲座
电子科技大学田玲教授科普讲座
西南交通大学于洋教授科普讲座
作为“离科学家最近的中学”,科学城一中享有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学校积极构建的“在科学家身边成长”这一机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承办赛事 推动实践
学校成功承办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青少年科创荟活动,彰显了科学城一中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深厚的科学教育底蕴。
本次活动以“筑梦科技城 科创向未来”为主题,首次整合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航空航海车辆模型比赛,并将全国科普日绵阳主场活动融入其中,极大聚合了科创和科普资源。
来自绵阳和广元、遂宁、广安、重庆北碚等地超221所学校约3400名师生参与赛事。
同学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与同龄人切磋技艺、交流思想,激发无限创意潜能,有力推动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的升温,促进区域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创新吧,少年!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青少年科创荟成功举办
科学城一中的系列实践,深度契合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要求,有力推动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改革迈向新高度。
未来,科学城一中将继续坚守科学教育阵地,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科学教育模式与方法,为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立志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优秀青少年而不懈努力,在绵阳科学教育的宏伟蓝图中持续勾勒,为中国科技城建设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智慧动力。
教育部发布一批优秀案例,绵阳榜上有名!
绵阳科学教育成果斐然,科学城一中(于敏科技中学)更是其中的璀璨之星。学校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实践,在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进程中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
创新模式 示范引领
2023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绵阳市人民政府携手为科学城一中增挂“于敏科技中学”,学校成为川渝首家科技中学,更是全国唯一以著名科学家于敏命名的科技中学;2024年,科一中再次以实力铸就辉煌,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绵阳仅2所)。
创立少年科学院
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科学城一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科学教育改革前沿。学校坚持以科技特色化教育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少年科学院,这一举措犹如在校园内埋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少年科学院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社团活动,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前沿领域,全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为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成长的肥沃土壤。
2024年4月,高一4名同学成功入选天府英才计划,入选人数绵阳市排名第二。
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中,科学城一中少年科学院无人机班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勇夺同组别全省前三席中的两席。并在总决赛上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4项。
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无人机精准操控赛中,科学城一中少年科学院无人机班学生获得四川省金牌4项,银牌1项,铜牌1项,囊括四川省初高中组一奖第一名。获得全国银牌1项。
全省前三名科一占两席,少年科学院科创开新花
两项全国一等奖!少年科学院青科赛场大放异彩!
硕果累累丨少年科学院学子在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青少年科创荟活动中获得多项一等奖!
组建科创院士班
开设院士班是科学城一中的又一创举。学校充分利用中物院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功组建科创院士班,并邀请院士担任首席班主任,这一独特的教育模式将顶级科研智慧引入校园日常教学。
2023年,学校组建首届科创院士班,聘任中国工程院范国滨院士为科学城一中“科创院士班”首席荣誉班主任;2024年,学校扎根科学沃土,积极响应国家和时代需求,开展了2024年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遴选,组建第二届科创院士班,邀请中国工程院吴强院士担任首席荣誉班主任。
聘任范国滨院士为首届科创院士班首席荣誉班主任
聘任吴强院士为第二届科创院士班首席荣誉班主任
范院士参加主题班会
范院士在开学第一课上深情寄语科一学子
院士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无论是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还是艺术节,他们都向同学们传达了深情的寄语。他们参与主题班会,为同学们举办科普讲座,利用自己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亲身示范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宏伟的科学理想,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学术殿堂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科技点亮梦想,创新成就未来——范国滨院士参加高一“科创院士班”主题班会
真诚沟通 赋能成长——中物院职工子女基础教育就学保障系列宣讲会之“科创院士班宣讲会”
利用优势 资源整合
在科学教育资源拓展方面,科学城一中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邀请在绵科学家进校园举办讲座。这些讲座内容紧密结合前沿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需求,从核聚变到“三体人”,从航天科技到新能源开发,从科学志向到科学家精神,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科学前沿的窗户,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使学生能紧跟时代科技步伐,感受科学魅力与创新活力。
于辛先生、胡晓棉院士与科一学生座谈
唐立院士科普讲座
李建刚院士科普讲座
孙昌璞院士科普讲座
胡晓棉院士科普讲座
清华大学肖志祥教授讲座
中物院博士工作站志愿者北大博士王浩与科技冬令营的同学们交流
中科大潘宗浩博士科普讲座
西南科技大学任洪波教授科普讲座
电子科技大学田玲教授科普讲座
西南交通大学于洋教授科普讲座
作为“离科学家最近的中学”,科学城一中享有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学校积极构建的“在科学家身边成长”这一机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承办赛事 推动实践
学校成功承办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青少年科创荟活动,彰显了科学城一中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深厚的科学教育底蕴。
本次活动以“筑梦科技城 科创向未来”为主题,首次整合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航空航海车辆模型比赛,并将全国科普日绵阳主场活动融入其中,极大聚合了科创和科普资源。
来自绵阳和广元、遂宁、广安、重庆北碚等地超221所学校约3400名师生参与赛事。
同学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与同龄人切磋技艺、交流思想,激发无限创意潜能,有力推动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的升温,促进区域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创新吧,少年!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青少年科创荟成功举办
科学城一中的系列实践,深度契合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要求,有力推动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改革迈向新高度。
未来,科学城一中将继续坚守科学教育阵地,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科学教育模式与方法,为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立志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优秀青少年而不懈努力,在绵阳科学教育的宏伟蓝图中持续勾勒,为中国科技城建设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智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