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融合教育探索 ——宜宾市爱德融合教育项目团赴厦参访学习
2024-12-09 10:50:50来源: 浏览量:
根据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爱德基金会融合教育合作项目工作要求,近日,爱德四川融合教育项目第二周期宜宾市项目地区屏山县和江安县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在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教研员带领下赴厦门市进行融合教育参访学习。
这次参访学习,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厦门优质融合学校其融合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为宜宾地区融合教育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此次参访学校涵盖了厦门市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和翔安区多所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义务教育阶段及幼儿园融合学校,内容丰富,收获颇丰。
参访首站,项目团来到了湖里区的嘉禾学校和金林湾实验学校。嘉禾学校以其独特的“特教+普教学前”的办学模式,展示了如何在育人环境、设施设备、课程教学等方面有效实施融合教育。金林湾实验学校则通过丰富多彩的光谱融合课程和“小苔花”特需课程,让学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两所学校在师资培训、区域资源中心建设、融合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经验,为宜宾市的项目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借鉴。
在海沧区,项目团先后参观了晨昕学校、东孚中心小学及晨熹幼儿园。晨昕学校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和沧海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其区域“全员导师制”融合教育实践模式令人印象深刻,并提出了在普通中小学建立二级资源中心的概念。东孚中心小学以其创新的“融合教育发展中心”模式,组建了自己的融合教育家长团队、学伴团队、教师团队、基地团队,展示了在家、校、社区层面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开发出了具有海沧特色的校内感统课程和自然感统课程。晨熹幼儿园则探索出了“12345”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实践模式,提炼出了“一中心,二课程,三研究,四评价,五方案”的晨熹品牌,并开创了具有晨熹特色的“小先生,大融合”学伴模式。海沧区的多元融合模式,为宜宾市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集美区,项目团参观了杏滨中心幼儿园,并和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林艳老师就幼儿园融合教育机制的建设和实践进行现场交流,林老师还向项目团介绍了杏滨中心幼儿园主动牵手特教,共筑融合桥梁的前瞻性举措。杏滨幼儿园向项目团分享了小班攻击性行为的融合教育实践案例,呈现幼儿园在融合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集美区积极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新路径,主动联络特殊教育学校以寻求专业支持,这种前瞻性的教育策略,为宜宾融合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最后一站,项目团来到了翔安区,参观了启航学校、海滨小学及海滨幼儿园。启航学校作为翔安区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以其创新的“5321”翔安模式——“五统一,三规范,两并轨,一特色”,向项目团展示了如何实现融合教育“本土化”,将融合教育巡回指导工作片区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海滨小学的“HHL”融合三原色,向项目团展示了其原创美术教育和绘本创编。海滨幼儿园的融合品牌“沙盘融合,融爱于心”向项目团展示了如何通过以沙盘游戏为载体,创建校园整体融合环境,构建多元支持体系,提高融合的有效性。翔安区的特色实践,为宜宾市融合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项目团有幸聆听了厦门市特殊教育教研员李玉影老师通过线上形式的精彩分享。李老师详细介绍了厦门市深层融合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厦门市融合教育顶层设计和基层激活的双向奔赴,以及融合教育抽离训练和整校参与的相辅相成。李老师的分享让教师团队看到了厦门市在融合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卓越成就。
此次融合教育参访之旅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翔安区的特色融合模式,以及李玉影老师的精彩分享,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一定会走出具有宜宾特色的高质量融合教育实践之路。(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