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活动中,学子们情绪高涨,学效果极佳,不仅实现全员高标,还推动学科共同进步和全科平均发展。有班主任表示,班级内多个小组自律自主、充满活力,组长热心助人,小组氛围友好。本文,他们分享了高分秘诀和学经验,成为该校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

韩金垒

高考理科总分672

语文127

(中考全市排名3400 高考全省排名1250)

语文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涉及到阅读、写作、理解、表达、思维提升、审美鉴赏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个人常用的语文学方法。

兴趣为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语文学保持兴趣,可以使学过程更加愉快;

阅读为道:阅读是提高语文学的路径通道,通过阅读、理解、活学活用,不断扩大词汇量,可以扩大视野,启智益思;

写作为终:语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学做,可以抒发自己所思所想,观点见解,实现交流沟通的终极目标。

刘征明

高考文科总分656

英语144

首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长期坚持努力,短期内一般难以见到明显成效。这就需要我们学英语时不能急功近利。其次,学英语需要多读多听多说,培养自己的语感,找到学英语的感觉。最后,要尝试用英语的思维来理解文章,而不是每次都先翻译成汉语再进行理解。

付欣怡

高考文科总分651

英语140

英语是一个考验基础和细心程度的学科,下面分享一下英语学方法:平时要有自主复意识。无论是知识点单词也好,还是题目中碰到的少见的用法也好,都需要在复中加以巩固,而且因为题目是有上下文和语境的,记忆起来其实更快更牢;注意书写和练字。我们要求是写衡水体,不要看不起衡水体,写到答题卡上时是真的好看,阅卷时会占很大优势;拿到试卷时,可以看看作文,确定题材和类型,也可以看看听力材料,避免因为没有进入状态而做错前几个听力。还要注意细节,老师平时都会讲一些解题技巧和易错点,考前可以着重复。考试时建议不要急着匆匆做完试卷,细心稳重避免过失性失误。

王镜熹

高考理科总分671

物理学方法

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掌握学物理的钥匙,物理的大门会向你敞开。理解与推导公式。高中物理难度较大,很多同学或许会死记硬背,背公式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能否灵活地运用公式。其实很多物理公式和二级结论都是从一条最基本的公式推导而来,透彻地理解基本公式,并尝试推导相关二级结论,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熟悉和运用模型。现在的高考物理越来越重视情景化与生活化,一道题目或许会披上华丽的外衣,但本质的东西却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熟悉运用模型;培养物理思维。物理强调诸多思维和能力,比如逆向思维、极限思维、类比思维,这些都是在平常的物理学过程中要培养的思维。另外,实验能力也非常重要,在试卷比较简单的时候,实验题就是最后的拉分项。除了物理思维,过关的数学能力也很重要,所以同学们在培养物理思维的同时,也别忘了在数学上学的方法。

胡巽风

高考理科总分671

化学93.5

(中考市3000名 高考省1335名)

化学不单单是一个理科科目,相反,它的记忆板块非常重要。首先要打牢基础,化学才可能有高分。所以,一定要重视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这是高分的台阶,没有它,不可能考好。其次,化学需要一定的积累,题不在多而在精,每道题深入的理科思维一定要去摸透,去理解实验步骤的目的,去分析平衡的潜在联系,去梳理流程的共性,思维拔高后,做题就像降维打击。最后,还可以多去找老师。比如考后,可以找老师分析试卷,了解自己的薄弱点。还有就是大题中不懂的步骤,可以去问,揪出它的深度逻辑。

张愉行

高考理科总分666

生物87

生物学是一门需要扎实基础的学科,因此,在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和掌握,特别是要熟悉教材,但不要死记硬背,重在理解;学会归纳总结,做好笔记,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建立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方便记忆;在学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生物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和最新进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等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严禹

高考理科总分640

数学135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结构清晰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对于提高数学能力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数学学方法: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学的基础,确保你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适用条件;练题目,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大量练来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逐步解题,面对复杂问题时,尝试将其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逐步解决;检查和验证,解题后,检查你的工作,验证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学证明,理解数学定理和公式的证明过程,有助于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公式和定理,熟练记忆并应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使用图表,对于几何问题,使用图表和可视化方法可以帮助理解空间关系和问题。(冯俊杰 白悦知 叶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