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楷模精神铸魂育人——绵阳城市学院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谱写三全育人新篇章
近日,绵阳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在开展“践行三全育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中,认真学习“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四川好人”张勇的先进事迹,全面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实施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能力建设提升行动和乡村振兴调研服务,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乡村振兴成果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铁炉村地处绵阳市游仙经济开发区东区,村落四面环山,因辖区形似一座铁炉而得名。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是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
铁炉村素有“蜀道铁炉、仙游九湾”之称。走进村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映入眼帘的除了山上各种种植的水果、经济作物和农家乐,还有特别显眼的一栋栋土屋。村民介绍,土屋采用夯土建筑,保温效果好,冬暖夏凉的特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师生们在参观新夯土建筑试点村落的同时,还走访多户村民,感受村庄新面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带队老师表示,让党员亲身到农村来看看,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对老师来说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三农”工作,尤其是要在农村经济的规划和发展方面做贡献。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养成、能力培养、素质提升。
在讨论如何让师生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当中时,大家一致认为: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打造一支爱农村、敬农民、懂农业的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和管理服务团队,让他们影响大学生去感知和了解“三农”工作;另一方面要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系列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生活动项目,让大学生自愿到乡下去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与农村合作建立大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全面调动大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建设培养能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张勇精神”激励师生勇毅前行
据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涂先国介绍,“铁炉村原先特困户60多户,贫困人口达160多人,为改变这个贫困村现状,张勇在2010年积极竞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将自己创业积累下的千万财富让村庄焕然一新。他先后捐资、垫资1000余万元,带领群众修建公路、沟渠,引进现代农业产业,让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在三年间增长了4000元。即使在身患重病、数次住院期间,依然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忘我的工作,在病床上召集村干部研究铁炉村的发展,离世时年仅38岁。”
师生在调研期间深入当地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乐和铁炉书院等地,与干部群体、村民代表交流,收集了该村的村容村貌、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民宿建设和乡村旅游情况,他们既感叹张勇在带领乡亲致富路上的艰辛,又为该村在招才引智、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不断优化,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的努力而由衷赞许。同时通过学习张勇先进事迹,让大家身临其境地学习,深刻感受到了先进就在身边,变化就在今天,模范就在跟前。
在铁炉村的张勇生平事迹陈列馆,师生们聆听“张勇精神”的事迹介绍,了解他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在观瞻张勇的实物时,不自觉地为这位新时代奋发有为的青年点赞,赞许他廉洁、为民、务实、奉献的宝贵品质与精神。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忘我工作、鞠躬尽瘁,崇尚实干、勇于开拓”的精神,以此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气神。
在“张勇精神”文化广场,师生党员还重温了入党誓词。并表示要传承张勇精神,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发使命担当,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主动承担起建设国家和美好家园的社会责任。
新理念新思想带来新思考
活动期间,师生还和村支两委干部召开了座谈会,了解到该村正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将以创建中国土屋第一村为目标,打造“一村一主题、一田一产业;一湾一聚落、一屋一特色;一院一组团、一庭一景致”的特色文农旅商融合发展特色村落,助推乡村振兴。大家在讨论中认为,铁炉村在乡村振兴中打破了大投入、大拆大建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他们通过改造现有资源,依托现有资源实现慢生长,打造特色产业,让老百姓在过好正常生活中逐步提升了生活品质。这条发展思路既不打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节奏,也不损害群众利益,还让群众得到实惠,是乡村振兴战略一条可以借鉴和复制的经验。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说,铁炉村的新风貌、新变化,为今后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大家在讨论中也提到:这种慢发展思路既需要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持续乏力,也需要人才有耐得住寂寞,更需要青年一代立志国家乡村振兴的伟大抱负,厚植“三农情怀”,用自己的力量服务乡村振兴。并建议铁炉村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乡土文化,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地取材,创建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农村。
在如何实现人才对接和助力乡村振兴的讨论中,师生提出了四点建议:要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传统优势,充分激发高校现有人才活力,积极培养本土大学生人才,引导外出求学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帮助提高乡村本土人才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联合培养,在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活动;发挥高校科学研究集聚优势,大力开展面向乡村振兴的科研服务,探索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做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发挥好高校科学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开展面向乡村振兴的政策研究,让高校教师通过对政策的研习和解读,切实帮助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梁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