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绿色出行 构筑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2020-08-31 09:51:1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量:
夏日的鹏城,绿树葱茏,繁花似锦。
8月28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人民网、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2020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深圳启动会”在深圳举行。来自生态环境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机构代表共200余名嘉宾相聚在南海之滨,围绕“金融科技助力绿色城市”主题,探讨推动绿色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创想。
2020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深圳启动会现场。毕光南 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背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出行正成为构筑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科技创新引领 助力城市绿色出行
2019年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小汽车通行量,整体提升我国绿色出行水平。
“我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的排放呈近中期快速增长、中远期缓慢增长的趋势。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对于疫情后经济高质量复苏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新型城镇化、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解振华在会上指出,绿色出行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离不开全社会的直接参与。
“绿色出行是用个人力量为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改善做出的最有效的行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奖励,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绿色出行联盟主席杜少中谈到,提高绿色出行率,碳普惠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创新。
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以碳减排、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鼓励用户绿色出行的环保互联平台——“绿色出行普惠平台”上线,平台引入公益、商业、金融、保险等多种激励机制,帮助用户建立碳账户,按日记录停驶行为,精准量化减排量,同时通过碳交易原理,使用户获得碳积分兑现奖励,将碳普惠机制落地。
“这次深圳启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的潮流,促进了绿色出行创新的国家行动,助推节能环保、简约适度的生活新风尚。”解振华说。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葛兴安介绍说,“让每一个碳排放行为都有一个衡量的尺子,我们在工作中形成了绿色出行的方法学,即减排量的核算、计算、统计,并专注于这个领域,对交通领域的减排发挥了应有作用。”
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南青表示,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把个人行为上链,保证可追溯,同时与企业合作,让企业通过用户的碳减排行为赋能车主,让其获得奖励,吸引公众参与绿色出行。
“过去出行看天气预报,后来看空气质量,未来看架构师的科技引导再决定用什么方式出行。”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介绍说,架构师可以用区块链构建一个为大众出行提供各种立体化服务的高效网络和生态,在公开透明互联网平台的引导公众轻松快乐地到达目的地。
货车如何依靠科技做好绿色出行?“现在货车已经普遍标配了车联网技术,每台货车运行的数据可以实时动态监控,包括行车轨迹,耗油耗气等数据。这样,就为货车的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做好了技术储备。”货车之家(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玉安说。
如何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出行?腾讯智慧出行副总经理范跃伟谈到,腾讯以微信支付为基础,让二维码极大降低了公共出行支付上的繁琐和门槛。同时,为提升公众公共出行体验,例如减少等车时间,建立了实时公交查询平台。疫情期间结合支付和车箱的拥挤度的大数据分析为公交公司提供了数据支撑,腾讯在金融、科技方面对公共出行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创新绿色金融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绿色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市场化、多元化生态环境补偿的水平要明显提升,生态保护补偿市场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互动关系要更加协调,要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并明确提出鼓励保险机制,创新绿色保险产品,探索绿色保险参与生态补偿的途径。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认为,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问题,形成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金融等在内的完整绿色经济体系,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
2020年7月,银保监会重磅发布的《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车险综合改革的序幕。“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在意见中被明确提出,自此,车险变革和创新产品如何与国家的绿色出行战略结合显得额外重要,车险需要彰显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绿色价值。
绿色保险该如何发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绿色出行?阳光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喻认为,从保险角度助力绿色出行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创新。过去一年多,阳光保险和绿普惠平台针对很多场景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在首先上线的是车险,未来不仅有车险,还会围绕绿色出行普惠平台的生态,从保险的产品、保障范围、细分市场、车后市场等整个链条的生态环境打造新型保险产品,助力保险出行。
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苏自申介绍说,作为深圳本地的保险公司,在2019年推出了 “天天车保” 产品,即开一天车交一天保险,这样就能倡导、鼓励大家采用绿色出行的方式。他认为,类似的保险产品在未来将助力城市绿色出行的发展。
深圳市智多兴投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封磊表示,作为科技型企业,要利用现在的智能网联车间、移动通讯技术、云平台、区块链、AI计算等科技手段,助力绿色出行和绿色保险。
“什么是绿色,什么是低碳?必须有科学的标准和可操作性。有了标准,才能够把清晰的信息作为市场信息传递给每个人,助力绿色经济发展。”前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少义举例说,绿普惠平台把每个人的绿色出行量化,金融机构和企业通过碳交易原理,使用户获得碳积分兑现奖励,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推动了绿色出行的落地与实施。
对此,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裁王辉军谈到,绿色出行是在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做的一个最重要的模式和机制。6月5日,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微众银行和北京绿普惠公司推出了《中国机动车减排标准》白皮书。有标准了,金融机构或参与方才能通过机动车减排量、通过交易的手段为车主做更多的保险产品设计。
“未来,我们将会推出更多的绿色减排标准,为更多参与绿色保险的机构跟我们合作,开发更多的产品助力绿色出行。”王辉军说。
走各有特色的绿色之路 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绿色,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在论坛上,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宋丽云表示,良好生态环境,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人民网将积极讲好全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动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清洁生产削减污染,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和前提。未来如何践行绿色生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认为需要满足三个要点: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三是把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当把真正的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和自己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可持续方案。”和合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喻雷表示,希望产业和资本的角度更多地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共同为绿色经济添砖加瓦。
“通过与全国30多家实际公共资源对接,实现为几千家企业提供了上万笔电子保函。用互联网、数字化方式,将产业重组优化,最终在效率方面得到提升。”深圳蔓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波谈到,“效率提升可实现节省成本,让企业少跑路,为绿色经济做一份贡献,相当于减少这个交通成本以及人力、物力成本,给绿色经济助一份力。”
深圳市深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智勇表示,作为深圳市国有投资企业,近年来围绕着绿色、低碳、环保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投资布局。通过技术和国企的赋能,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下一步,将继续围绕绿色、低碳、环保,寻找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新一轮的布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环境的打造与环保密不可分。人居环境建设做到绿色低碳环保,房企需要积极助力。”深圳海岸投资集团董事朱力为介绍说,房地产企业在设计、施工、管理、营运多个方面都能够践行绿色发展的使命。雨水回收和雨水渗透、工地使用新型节能灯具、旧改项目拆除的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循环利用等措施,都是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产业绿色发展的好方法。
“绿色经济在今年以来愈发重要,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发改委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同时在此领域的科研工作发展迅速,科研成果最终可通过企业实现落地。未来,研究者与企业的密切沟通,将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推波助澜,服务与公众。”长安大学副教授徐婷说。
涓涓之水,汇成大河。大家纷纷贡献出一己之力,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谈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制度不断完善,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最新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调查显示,公民在选择绿色低碳出行和节约能源资源方面接受程度较高,可以做到知行合一。
“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建设,绿水青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维护,只要大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以让绿色理念薪火相传。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这里做起,把接力棒永远的传递下去,携手建设天蓝、地绿、水青的美丽中国。”何家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