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一库净水 蹚开致富新路

2020-04-23 10:46:54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量:
原标题:守好一库净水 蹚开致富新路


    依托独具优势的自然环境,密云区发展特色蜂产业,打造“蜂盛蜜勺”品牌,使其更好地发挥生态富民作用。北京日报记者 和冠欣摄

  南水入库,净水下山,水盈库丰。作为首都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密云水库建成后的60年间滋养了几代北京人生长。去年11月,密云区获得生态环境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

  为护好这一池净水,密云区把生态保护作为头等大事,高标准履行保水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全域保水,持续涵养生态,促进城乡群众就业增收,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2020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十五周年,密云区将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把巩固生态优势、升级转化方式、打造密云模式作为头等大事。

  严守水库

  10.4万亩耕地退耕、清退94个库中岛、划定867平方公里的禁养区、关停矿山开采……为护好密云水库这一首都生命之水,密云做了很多努力。305公里的围网将密云水库牢牢护住,2.85万亩库滨绿化带构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相结合的生态保护带,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

  为破解治理难题,密云区建立三级保水体系,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特定区域综合执法”试点。2018年6月,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正式成立,在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内集中行使区级生态环境局、城管执法局、农业农村局3个部门131项行政处罚权,并下设7支执法分队下沉到库区周边镇,使执法与属地管护有机结合,变各执各法为综合执法。截至目前,已破获3起非法电鱼案,涉案6人全部入刑。与此同时,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273平方公里被划分为160个保水网格,2150名保水网格员常年在岗,建立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的“六护机制”,形成“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的保水防控体系,织密村级保水网。

  科技助力精细化管理。密云水库周边的300余个摄像探头将于年内完成全面联网,接入密云水库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库区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该系统可实现破坏翻越围网报警、智能识别、库区防火、广播、警告、劝离、违法取证等功能,各出入口进行人脸识别、车牌号识别,提高密云水库综合执法效率。此外,原有燃油执法船只全部退出,更换为环保动力执法船,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已配备无人机,并正在试验采取无人船巡逻,实现水陆空全方位打击涉水违法行为,建设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监管系统。

  全域保水

  净水入库,离不开上游各条大河小沟的源头治理。去年,密云完成治理小流域81条,其中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64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7平方公里,恢复密云水库周边、清水河、潮河、白河湿地178公顷。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推进护林保水,保质保量完成了2500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1.9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3.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程和9.8万亩森林健康经营工程。

  不仅如此,密云水库上游横跨北京和河北两地,为保护好密云水库,2019年7月16日,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与河北省承德市签署潮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协议,两区一市建立跨界水体联合监测、预警及水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原则,联合探索建立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有效改善上游生态环境,为保护好密云水库饮用水源奠定基础。

  绿水富民

  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如今,守着这绿水青山,主动退出养殖业的村民们转变思路,从绿水青山中找到了新的致富之路。密云水库北岸蜜源植被茂盛,已成“天然蜂场”。

  林木覆盖率超过九成的冯家峪镇坐拥27万亩山场,1.12万群中华蜂在此安家。“这群濒危的小家伙对环境最是挑剔。”北京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长郭小力说,中华蜂原是本地土蜂,体型瘦小,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已经7000万年,但近百年来却被引入的西洋蜜蜂挤对得快灭绝了。在这里,村民们帮它们把家安在了刀削一般的峭壁上,远离蛇虫鼠蚁等天敌的威胁,而这些小蜜蜂也给了村民们丰厚的回报。“2019年,它们产出了10万公斤的百花蜜,为村民带来了千万元的收入。”冯家峪镇镇长林桂彬说,今年计划在全镇15个村发展中华蜂养殖户300户,中华蜂存栏1.5万群,预计户均增收2万元。

  密云区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拥有野生蜜粉源植物60科156属1000余种,充足的蜜粉源植物资源为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密云区政府连续多年出台一系列养蜂扶持政策,过去十年,累计扶持项目达38个,362户低收入户实现养蜂脱低。

  生态旅游则是另一把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密云区积极鼓励将乡村闲置的农宅、废旧的厂房、学校、养殖基地进行资源旅游化利用,建设精品乡村酒店、特色民宿、休闲农庄,成为密云休闲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乡村酒店、精品民宿、休闲农庄130余处,民俗户1300余户,约有1.8万人依靠着生态旅游走上致富的道路。

  数据显示,密云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106.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40.9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3倍,从23605元增至68323元。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成为密云人民的自觉行动,这一方山水正发挥出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造福一方人民。(北京日报记者 王可心)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