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镇白塔社区“以共享经济助力社区产业振兴”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2023-11-23 16:13:49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日前,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白塔社区上报的《以共享经济助力社区产业振兴》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征集,成为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
       白塔社区本次上报的案例,所属类别为“产业发展”,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土特产、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等方式,一举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优秀案例。
       在此之前,白塔社区在乡村振兴领域所获得的相关荣誉还包括:“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2021年度成都市双流区高质量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先进集体”、 “2022年成都市抓党建促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等等。
        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白塔社区,地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近郊,幅员面积5.31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小组、8个安置小区,有常住人口10000余人。近年来,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探索以共享经济助力社区产业振兴,推进集体共富、生态共营、产业共生、利益共享,高质量建设“三生共融”的乡村公园产业社区。
       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收益近400万元,向全体股民分红30万元,共3000余名股民享受红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6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5.1万元。2022年,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案例获评成都市抓党建促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并编入新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振兴之路》。

      发展目标:2025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00万元
       白塔社区地处成都牧马山腹地,属双流机场跑道下降通道限高区域,过去集体经济弱、增收渠道窄。社区积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社区+合作社+商企+农户”链接机制,依托青山绿林、川西林盘、特色农产品、乡村文化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参股、联营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房屋资源,发展共享餐厅、共享民宿、共享超市、共享农庄等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业态,资源变资产、乡村变公园、村民变股东。
       社区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3年底,集体经济年收入将达500万元以上;到2024年底前,力争基本构建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绿色产业生态,集体经济收入达700万元;力争到2025年,高品质建成绿色生态型主题公园社区,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00万元。
      四大做法:以“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确保村民持续增收
      一是深化改革,集体资产盘活壮大。社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双流区率先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设置,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份量化等改革工作;成立白塔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现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2968人。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对社区集体土地资产再次确权,小本变大本、小证变大证、小农户变大集体。探索“龙头企业+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成立瞿上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统筹盘活新村集体土地资产和闲置资源资产。
      二是生态共营,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探索生态修复、生态管控、生态营造“三同步”。因地制宜开展全域生态修复,构建莜麦牧草、山地油菜、向日葵及众多花卉轮作的绿色防控体系;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新增耕地7670.04亩;高标准改造近70亩的河湖湿地、600亩农田,建设步游道3公里,环瞿上新村植入绿化景观树木1300余株。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社区厕所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以上;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农家乐污水入网;发动群众参与院落整治,把治理杂物乱堆、垃圾乱倒等“六乱现象”写进村规民约;健全以河长制为统领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对40多亩的低洼沼泽地进行生态改造,引进社会资金350万元,村民入股30多万元,打造开放式的文旅场景——优地之家。利用20余亩撂荒土地打造了小牧马农耕文化研学实践基地,开展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
       三是产业共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紧抓空港花田、熊猫国际家园等重大项目落户的契机,联动推进村庄发展、产业升级、文旅发展,积极引入“强目的地性”文旅商业项目,看飞机、行绿道、品美食,塑造航空主题旅游新IP和网红打卡地,打造大都市近郊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运动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依托古蜀蚕丛农耕文化、三国文化、武状元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用好作为四川唯一入选阿里“数字乡民”计划社区的优势,推进数字科技与研学旅游结合,打造集农事劳动教育、自然科普、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校社联动新基地。依托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牧山香梨合作社”优势资源,按照“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农户”模式,种植梨、李、葡萄、薯芋、海椒等经济作物,现有工商注册成员101名,社员已发展到2120名。



       四是利益共享,拓展村民增收渠道。探索构建政府支持、市场投入、村集体、村民入股的协同发展机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以资源、资金入股等形式,与项目方建立“乡村振兴联盟”;建立完善合作社、村民股份分红机制,拓展社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股东分红收入渠道。社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为居民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社区在“老邻居”共享超市项目,探索“公司+合作社+居民”的发展模式,探索“三化”经营管理机制:经营市场化、管理民主化、分配合作化;探索“两凡是、两优先”入股原则:凡是白塔户籍人口均可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原则参股;凡是在白塔社区居住一年以上,持物业管理费缴费凭证的暂住人口可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参股权,支持社区发展、建设的居民优先参股,按时缴纳小区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的居民优先参股。探索“三得、双卡双待”利益分配机制:公司得市场、股东得实惠,居民得便利;超市提供会员卡,合作社提供社员卡,居民和股东持双卡。
      成果成效:“空壳村”变富裕村,“生态链”变产业链,“小农户”变“大股东”
      一是“空壳村”变富裕村。社区推进社区集体资产资源统一开发利用,瞿上新村土地合作社将新村参与户175户、535人全部吸收进来,收储农户土地1000余亩,统一流转,实现每年纯收益50万元所得收益用于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为业主提供配套设施以及村民分红。社区节余集体建设用地指标118.8亩,已流转25.43亩,实现经济价值2600万元。预期招拍挂可达100万/亩以上,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亿元以上。社区整合区域内旧砖厂、闲置国有资产、临近“空港花田”等自身资源资产和地理区位优势条件,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争取到成都市农委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资金180万元,引入成都良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260万元,总投资420万元共同打造“板坡良舍”农商文旅体融合项目。其中白塔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占股30%,社区将财政补贴180万股权配置到全村约3000人,合作社占股41%。板坡良舍从2021年5月开业至今,营业收入达3000多万元;充分利用辖区内置商业楼盘售楼部、闲置国有资产房屋出租,年收益29万元;便民市场收益30万元。


       二是“生态链”变产业链。社区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推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集体建设用地变产业基地,建设集人文景观、居住消费、生态体验、产业发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乡村社区,营造“推窗可见绿道蓝网、开门即是草树”的乡村公园场景,让“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资源变财富”在白塔化作现实,变“村找项目”为“项目找村”。营造农事体验场景、全民健身场景、美食美宿场景、生态康养场景和文创体验场景“五度旅游休闲场景”,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民宿产业协同发展。社区算了一笔账,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如果进行商业开发,修建占地两三亩的别墅,只有一次性几千万的投入,后续发展难以产生收益。如果发展中高端生态产业项目,每年可获得持续收益。帅家院子整治后,再现川西林盘风貌,吸引10多家餐饮商家入驻,2021年帅家院子被评为“成都市十大川西林盘年度消费新场景”,吸引全国各地来此参观学习。社区落户了成都市首家园林式生态火锅楠柏弯、三合院、牧山别苑等10余家知名餐饮,精品民宿4家和190多家经营户。2022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牧山香梨合作社用活果蔬采摘、精品定制、农事体验等营销方式,实现产值共600多万元;“牧马山山珍”农产品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人均增收超4000元。
      三是“小农户”变“大股东”。社区建立完善完整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企业得市场、社区得发展、居民得实惠。居民收入主要有四大块:就业薪酬、社区集体分红、土地流转的租金以及村民自主经营收入。农商文旅融合项目,为居民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可带动社区集体经济年均增收 100 万元、促进参股群众户均年增收1100 元;依托生态景观,鼓励动员社区居民发展庭院茶馆、家庭民宿旅游。白塔社区“老邻居”共享超市经营面积180多平方米,由区供销社、白塔社区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成都市双流区鑫益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设立,70多户村民每户入股500元,总投入50多万元。2022年营业额215.95万元,毛利金额41.49万元,可分配收入8.43万元。按合作社章程规定,5%的利润作为合作社的发展资金,60%作为分红资金进行分配,35%作为消费积分奖励返还给居民。2022年三家单位共分红6000元,个人股按150元/股进行分红,积分按0.13元/分进行奖励,2022年共分红资金8万多元。
      经验与意义:如何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一是发展共享经济,要以深化改革激发农村资源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白塔社区深化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建立完善产权明晰、成员清晰、权能完整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既克服土地分散经营、缺乏发展资金等弊端,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持续提高农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构建了产业共融、产权共有、村民共治、发展共享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激活共享资源,要以场景营造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居民增收致富,“场景营造”是关键。作为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组成部分,白塔社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加快生态价值转化为导向,制定了乡村产业规划、村庄规划,聘请乡村规划师对社区的村庄、产业、项目等全程参与、严格把关。探索用场景串联乡村“小资源”,推动“乡村场景化、场景产业化”,做好村庄运营前置,用“运营村庄”的方法经营农文旅项目梳理资源,持续拓展生态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升富民产业效益。通过场景营造,整体打造美丽宜居农居,将山地丘陵、溪流池塘、阡陌农田、林盘、绿道、乡村田园、文化景观等合为一体,推进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带动形成了“特色民宿+体验农业+特色餐饮+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等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条体系。
      三是共享发展成果,要以机制创新促进全体共同富裕。农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白塔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坚持村民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章程、利益联结机制和集体经济成员持续分红机制。在产业项目运营中,探索多主体混合经营模式,社区和合作社进行国土整理、风貌打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链接企业和村民,对资源进行确权折股定价,确定集体和村民的资产收益方案;构建议事决策、服务执行、评议监督、矛盾调处等多方协调平台,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共同协商、共同治理,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白塔社区供稿)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