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拉马

2020-12-07 10:21:50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车还没有开进普格县特补乃乌村,就隐约听见越来越近的高音喇叭声,依稀可辨:“厨房不脏乱,饭后洗碗筷......”。走近了,整齐却又不失彝家风情的蓝瓦房映入眼帘,鳞次栉比地沿路而建。村居的大门口,不时有村民在围着火盆烤土豆,屋檐下还挂满了金黄苞谷。十二月的寒风虽然凛冽,村民的笑声、歌声、鸡犬之声、朗朗读书声却久久荡漾在乃乌村的上空。

图1 特补乃乌村

在以前,这些画面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特补乃乌村之所以能够美梦成真,和一位叫做郑煜的小伙子分不开,对了,他还给自己起了彝族名字,拉马日呷。

毛遂自荐,拉马逐梦幸福村

郑煜,2018年上任成为特补乃乌村第一书记。

2007年光荣退伍之后,他一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技术部担任信息员的工作。2011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时间来到2015年,当精准脱贫的春风吹拂在中国的土地上,四川也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在全省选拔脱贫攻坚干部,郑煜也是第一批报名的干部之一。但因为同事“捷足先登”,抱憾的他两年之后再次请战,最终圆梦去到了普格县特补乃乌村接受脱贫攻坚的工作。“我一直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间留下痕迹。扶贫,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有意义的一种。”

只是他没有想到,战斗的号角才刚刚吹响。

在此之前,他查阅种种资料,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彝家图景:历史上为避战乱而“山地游耕”,大散居,小聚居;住房是“土墙草顶垒空房,屋内混居猪和羊”;生活是“酸菜、荞馍加土豆”,所谓“坨坨肉”,基本上是一年半载才有的奢侈。

图2和3 特补乃乌村的村民旧居

2018年的元月,郑煜第一次踏上了特补乃乌村的土地。一进村,他就傻了眼:处处整齐的白墙蓝瓦房错落有致、畅通平坦的道路从村东通向村西,哪有那种“土墙草顶,散居四处”的荒凉景象?然而敏锐的他很快感觉到一些异样:按理说这样的条件,应该有着村民的歌声笑声和读书声,但是这里只有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整个村庄也因此更加寂静,竟然有些落寞?郑煜狐疑满腹。

随着工作的深入展开,难题也就逐渐浮出水面了。

寒冬腊月,大雪覆盖,踩着吱嘎作响的雪路,郑煜和扶贫小组走进家家户户,然而,村民要么足不出户,大门紧闭;要么语言不通,态度冷淡;要么进门后卫生之差,与“整洁”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要么目光呆滞,无所事事。十多天的走家入户均是如此,郑煜的一腔热情,感觉快要被村民的冷漠态度浇灭。后来,同行的其他彝族同事问过村民,村民的回答是:“不信任他,不知道他想干啥”。

郑煜意识到,走进彝胞心坎里,让他们从精神上脱贫,达到扶贫扶志,才是这场战役最为需要、也是最为坎坷的部分。

“村民的态度是冷的。可是我的心却是热的,要想走进他们心里,得先成为他们的一员。”为此,郑煜起了个彝族名字,拉马日呷,寓意热爱彝地的山水和人民。起彝族名字来表明态度,只是扶贫长路的第一步,建设真正的幸福村,才是他真正的愿望。

回忆往事,扶贫峥嵘岁月稠

然而,幸福村建设远不止口头说说那么容易,更不止是住上好房子,吃上精细饭菜那么简单。

从量上说,他要真正让村里“脱贫不落一人”;从质上讲,歌声阵阵,书声朗朗,让村里的每个人开始接受精神和文化的熏陶,才是幸福的定义。奔着这样愿景,郑煜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

从2018到2020,三年的时光里,郑煜经历了大大小小百余件的扶贫事宜,然而其中有“三大件”构成了整个他扶贫生涯的故事线。

兜里的糖果:爱心助学

走访中的冷遇,就像螺髻山的雪花,刺骨,但是很美。这个美感在于,这种态度让郑煜意识到:硬件设施的改善并不能实现最终的脱贫,精神文明的改变方可簇生内生动力。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干几件实事打开局面。

郑煜的兜里始终装着糖果,是因为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见到三个小家伙时,他们正呆坐在冰凉的地上,衣衫褴褛,黢黑的脸颊上挂着皲裂的伤口,旁边的火塘的火早已熄灭。郑煜看得怔了,下意识走近他们,三个小家伙立即警觉得往回缩,郑煜心里一抽,不知是什么感受。

在走访后得知,这户人家住着祖孙两代人,祖父母和三个孙辈。姐姐小阿依8岁,两个弟弟分别6岁和4岁,他们的父亲在2016年因病去世,母亲抛下孩子决定改嫁,从此之后,全家每月依靠着300块的低保和祖父母的养老金维持生活。看着一家人的麻木和无望,郑煜突然明白,工作的僵局或许可以从这里打开。

图4 郑煜为“三个小家伙”买了治疮药

回到村委会,郑煜一方面自费为三个小家伙买了治疮药、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向单位领导汇报。很快,各种爱心捐助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小阿依的家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34党支部书记杨鸿儒,每月为三个小家伙提供100元的生活补助,希望可以改善这种境况。郑煜也经常去看望他们,因为他发现小孩很喜欢糖果,于是每次去看望的时候兜里还揣着各种糖果,每当他拿出来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三个孩子久违的笑与天真。

图5 郑煜和孩子们

然而郑煜知道,扶贫之本在于扶志。

在走访了整个村后,他发现和小阿依一样的孤儿并不在少数,全村大概有11户这样的人家。郑煜明白,捐助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教育才是治本之道。后来,在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后,郑煜牵头成立了爱心助学团,不仅仅让孤儿小孩就近入学接受教育,更是每月为品学兼优的孩子提供300元的爱心助学基金,让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

图6 爱心助学团和品学兼优的孩子们

这样,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之后,便开始亲切地称呼郑煜为“拉马书记”。郑煜明显感觉到,横亘在自己和村民之间的鸿沟在慢慢变小,局面的打开,让他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图7郑煜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读诗比赛”

跨省的传奇:讨薪之路

村民俄洛收各、土比莫子牛夫妇二人找到郑煜的时候,焦急地述说着自己的遭遇和委屈。

原来,二人曾在山东莱州市城盐集团公司打工,后来二人因病回家,公司却拖欠二人工资11200元。眼看着治病需要大额费用,况且自家孩子正在念大学,正值交学费的关口,可谓十万火急之际。他们一次次致电公司,但是对方不是推诿就是占线,求助无望的夫妇二人,听说新来的书记有魄力也很热心,于是抱着抓住最后一颗救命稻草的心态来到村委会。

郑煜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会成为“追债人”。为农民工讨薪这种传奇故事,他只在媒体上见到过,而今却真实得发生在自己身上,惊异之余,郑煜知道,这是被需要和责任的体现。

图8 村民写的讨薪情况说明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这是块“烫手山芋”,毕竟自己从未有过此种经历,需要好好“谋划对策”。

郑煜首先想到的就是直接联系公司上层。然而,电话、微信均无人回应,好不容易接通了电话,对方一听是为了拖欠的工资而来,就以“工资已经发放给了工程承包人员,与公司无关”为由拒绝支付,最后,索性直接挂断。

难道就这样山穷水尽?郑煜就是不信这个邪。于是,他直接致函莱州市劳动监察部门,说明了四川凉山属于全国贫困地区,他们雪上加霜式的工资拖欠极为不妥,希望以大局为重,积极追讨。莱州市劳动监察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几天之内就将拖欠的工资追了回来,并直接通过银行卡转给了俄洛收各、土比莫子牛夫妇,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拿到工资的夫妇二人,第一时间给郑煜打了电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非要以杀猪和送锦旗的方式聊表感恩之意。但是郑煜明白一头猪对于当时的夫妇二人意味着什么,他坚决表示不能杀,但是又怕伤了夫妇二人的心意,最后,他只收下了那面锦旗。现在,那面锦旗至今还挂在郑煜的办公室,它似乎时刻提醒着郑煜,这段难忘的经历和身上的责任。

图9 俄洛收各、土比莫子牛夫妇送的锦旗

“跨省讨薪”的传奇故事一时间传遍了整个村庄,很多其他村民慕名而来寻求帮助,在这两年的时光里,郑煜等人帮助在外打工的村民,从深圳、陕西、贵州等省成功讨薪。“总算没有辜负他们的殷切的盼望。”谈到讨薪的收获时,郑煜笑着说道。

破例的腊肉:孤儿救助

“收下这条腊肉,不然我就生气了!”村委会办公室里,56岁的吉木次呷急切地端给郑煜一条腊肉,还连连道谢。郑煜坚决不收,但眼看着吉木次呷就要生气的模样,没法,郑煜收下了。等到她满意离开,郑煜把腊肉转头就给了幼儿园的老师,用来改善老师们的伙食。自己则是花生稀饭,或者方便面,这就是一顿饭。

图10 吉木次呷送的腊肉

而吉木次呷为何坚持送腊肉?因为郑煜为她解决了一件大事。

吉木次呷和老伴儿已经年逾古稀,疫情期间,儿子儿媳因为意外双双离世,而女儿丧夫离家多年,因此留下两个孙儿和一个外孙女:龙忠民、龙忠平两兄弟和他们10岁的表姐王丽霞。走访到家里的时候郑煜得知,孩子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家里的生活虽然简朴,但是还算过得去。但是现在双双身故全家的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郑煜的第一反应是要给他们解决低保问题,但是低保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一家人的难题。

郑煜及其他扶贫干部五味杂陈:他突然意识到,扶贫干部需要再深入到村民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找到每个角落的贫穷并主动提供帮扶。

郑煜一行人在痛定思痛之余,马上展开具体帮扶工作。他们发现,可以为龙忠民、龙忠平两兄弟申请孤儿救助帮扶,如果申请下来,他们的生活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工作一展开方知困难之大,申请孤儿救助,需要准备各项证明材料,走通各种程序。从四月到六月,郑煜与同事一起从乡到县,从州到省,跑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将证明材料全部收集,完成了兄弟二人的孤儿救助工作。

现在,兄弟二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900元的补助,王丽霞则可以领取低保,目前,全家人每月共计可以领取2500元左右。这笔经济来源不仅让全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更是

让龙忠民、龙忠平两兄弟在特补乃乌村幼儿园入学,而王丽霞也在特补乡中心小学顺利接受教育,目前学习状态良好。

在特补乃乌村,像龙忠民、龙忠平两兄弟这样的孤苦的孩子并非个例,他们或因为双亲意外去世者,或因为全家从其他县城搬迁过来生活没有着落者,都成为他接下来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他始终记得,脱贫,不会落下一个人。

觥歌交错,彝汉共建桃花源

达到“脱贫不落一人”的目标之后,郑煜心中还有一个愿望:从精神深处改变村民。他至今还记得初到特补乃乌村的时候,一双双朴实却有些无神的眼睛,那是精神土地的贫瘠,他们需要文化的甘露来滋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郑煜心中,未来的特补乃乌村,就是这样的世外桃源之境。

谈及为何建立歌舞队,“彝家儿女能歌善舞,所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建立歌舞队。”郑煜如此说道。

说干就干,郑煜和同事一起张贴了号召的“人才召集令”,开始招兵买马。可是,通知贴出一周了却无人问津,烟草公司修建的村民活动中心门可罗雀。郑煜深感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转换思路,想到“先富带后富”,只有先找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带动起来。很快 ,热心的特久叁作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25岁的特久叁作走街串巷不断走访,以“自己人”的身份劝说自己亲戚参与,很快,就召集14位村民参加,就这样,加上驻村工作人员,一支足有20人的歌舞队就建立起来了,由村医生吉伦么次呷领队,小学教师阿秀辅导舞蹈,因为主要歌曲以红色歌曲和彝家歌曲为主,郑煜因此取名为红歌队。

图11红歌队“元老级别”队员

红歌队建立之后,通过与队员“约法三章”,每日坚持在村民活动中心排练。不久,红歌队的歌声就开始飘荡在特补乃乌村的上空,村民活动中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他们积极融入其中,载歌载舞。郑煜观察到,他们的眼神不再呆滞无神,而是熠熠生辉,闪着希望的光。

图12 正在练舞的红歌队

让郑煜不曾想到的是,红歌队的作用远不止于此。通过红歌队的带动,特补乃乌村开始了“四好家庭的”的评比活动,优秀的家庭可以奖励不同面额的激励券,攒到足够数量即可到扶贫超市换取相应的奖品,以此种方式意外地促进了移风易俗建设。

图13 干净的村民家里

图14 扶贫超市

当红歌队伍渐渐成长起来,郑煜看到的是整个特补乃乌村的翻天变化:来年春天,桃花之下,扶贫干部与彝胞民众喝着清酒,吃着“坨坨肉”,共同酝酿特补乃乌村美好的明天。

临走之际,郑煜的电话响起,有地方乡镇联系红歌队进行演出,郑煜一边确认详细事宜一边笑着遥望远方,随着他的视线的方向望去,云雾缭绕,平坦畅通的道路、不时经过公交车和穿着整洁的村民……

“原来,我们遥望梦想;现在奋力逐梦;将来必定圆梦。”这个别出心裁的第一书记带着坚定的语气,笑着告诉我们,就好像特补乃乌村的美好生活,就在他的眼前。(柏倩)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