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宜宾市屏山县屏边彝族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75户914人,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2个,集中安置137户718人,其中屏边村“彝家印象”集中安置点安置99户529人。屏边彝族乡围绕如何让彝族同胞“愿意搬”“住得进”“住得稳”精准施策发力,围绕产业发展增收、环境改善树新风思路,让彝族同胞真正安居乐业,与全国人民同步脱贫奔康。
精准施策攻“三关” 让彝族同胞“愿意搬”
一是选配彝族干部“当翻译”,破除“语言关”。通过定向招录、聘用彝族同胞等方式充实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在入户宣传政策、鼓励拆旧搬迁等工作中,保证与彝族同胞沟通时至少有一名彝族干部“当翻译”,解决彝族同胞重点难题时至少有一名彝族领导“做工作”,构建高效有力的沟通桥梁。
二是巧借“家支”关系,情理并用打通“思想关”。由于“分家”传统、居住习惯等原因,让彝族同胞转变思想接受易地搬迁是长期存在的难题。为此,屏边彝族乡充分利用帮扶人、村干部包户机制,将宣传动员工作落实到“面对面”“点对点”环节,利用彝族干部“家支”关系广泛宣传搬迁益处、列举原有住房风险,讲清算明搬迁“经济账”,逐步转变彝族同胞守旧心理,消除其搬迁顾虑。
三是因地制宜规划选址,把好“安全关”。按照“安全至上、适应发展”原则,紧密衔接202地质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围绕“近主要公路、近多数产业、近村中心”和“住房高质量、地质有保障、产业可持续、设施易配套”要素进行安全选址。
政策配套降“门槛” 让彝族同胞“住得进”
一是整合政策建好房让群众“少出钱”。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增减挂钩、地灾点搬迁、七类群体建房等各项政策,采取宜散则散与宜聚则聚相结合、科学集中聚居安置与统建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尊重彝族同胞意愿。同时,让同步搬迁的彝族非贫困户享受增减挂钩拆旧补助,确保所有彝族同胞都能受益。
二是凸显特色符民情让群众“看得上”。紧紧围绕让彝族同胞住得放心舒适设计建房。在聚居点房屋设计方面,带领彝、汉群众代表到马边县、清平彝族乡等地聚居点参观考察,聘请专业机构围绕彝族特色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围绕彝族“红、黄、黑”三色进行房屋彩化,并且开展彝族特色与感恩教育相融合的彩绘上墙,营造聚居点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基础配套合民意让群众“生活美”。坚持住房与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实施、整体推进。强化项目整合,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各类涉农资金整合打捆投入到聚居点防洪提、污水处理、人行车行连接桥等保障项目上,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项目资金需求,完成新建硬化公路43.1公里、安全人饮17处、防洪堤3处3公里、桥梁7座,建成“屏夏一体化”卫生院并投入使用。
产业增收树新风,让彝族同胞“住得稳”
一是强化产业发展助增收。结合屏边彝族乡富硒土壤实际,打造富硒种养殖区域品牌,发展3000亩食用竹、3000亩花魔芋,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新模式,将原有土地流转,整合生产半径内产业资源,通过“入股分红+工资”方式增加农户收入。现已成立彝家黑猪、山羊、土鸡、肉牛、茶叶等专业合作社27家,带动彝族同胞800余户脱贫致富,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引进四川满园春色和四川艾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大限度解决了聚居点群众搬迁后原有土地的利用问题。通过构建支柱产业达到精准市场定位和稳固供销关系的效果,优化农户自主发展平台,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二是强化教育引导树新风。充分借助彝族新年等节日节庆开展感恩教育、移风易俗活动,干群一同开展趣味竞赛、表演民族特色节目,大大增强搬迁后彝族同胞的感恩意识,在聚居点内营造深感党恩、团结奋斗的浓厚氛围,彝族同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强化制度管理破陋习。围绕“去陋习提素质”目标,成立“彝家印象”业主委员会,选举“楼主”,制订聚居点“小区管理委员会规章制度”“楼主工作职责制度”“小区文明公约”等制度,并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维护聚居点内卫生,化解聚居点内潜在矛盾,少数彝族同胞以往不讲卫生、懒散等陋习逐渐被破除。(许路)